城市化:台州路桥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源
时间:2011-06-16 10:37:4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陈才杰
近一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事实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城市化是统筹城乡,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和载体,城市化为中国的现代文明作出了最直接、最显著的贡献。路桥是浙江省台州市一个年轻的城区,路桥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中国城市化的缩影。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弄潮儿和受益者,今天,路桥仍在探索,如何将城市化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
2010年,路桥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富裕程度。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1万美元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之坎,具有加速发展和停滞不前的双重趋势。一方面,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加速,创新驱动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城市经济占据核心。另一方面,如果不能顺利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出现经济停滞徘徊。路桥经济密度高,地域面积少,如何避开中等富裕陷阱,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是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战略性课题。
从路桥自身实际看,城市化战略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城市是科技人才和金融资本的聚集地,便利的金融、畅通的信息、发达的科技都依赖城市平台发展。没有城市化的推进,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就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城市化是梧桐树,服务业是金凤凰。只有把城市建设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才能形成,城市核心区的高端商贸业才能繁荣。同时,路桥地少人多,只有围绕城市、依托城市,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新时期路桥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攻方向,坚持城市引领的战略途径,促使全区40多万人所需的生活要素、生产要素达到最合理配置、最优化组合、最有效利用,集中精力“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提升“三二一”产业结构。
具体地说,要做好四篇大文章。
做大三产,突出城市化引导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拉开新一轮城市建设框架结合起来,以城市空间拓展和调整为切入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优化城市功能,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实现城市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促共进。一要推进城市化与市场搬迁整合相衔接。切实推动中国日用品商城、浙东南副食品市场等项目向西市场园区搬迁,特种设备市场、机械设备市场向东市场园区搬迁。在市场搬迁整合中,加强政府引导,重点发展以地方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生产资料市场,在更高层面、更深程度上推进路桥专业市场与台州特色产业的紧密链接。二要推进城市化与城市产业转型相衔接。在加快城区企业和市场搬迁过程中,实施“腾笼换鸟”,把核心城区的用地空间置换出来,积极引进现代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和精品百货商场,推进台州世贸购物中心、新城商业街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发展现代零售业。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鼓励台州银行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企业总部大厦建设,吸引本地及周边企业总部进入,带动信息、科技、商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提升城市经济结构。三要推进城市化与城市功能转换相衔接。全力以赴推进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建设,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倾力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形成高档次的优质居住区、高层次的精品商务区、高品位的休闲观光区和高集聚的总部经济区,使之成为路桥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转型升级的新天地、城市功能的拓展区。
做强二产,突出城市化支撑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是工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强化城市对工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主攻沿海开发,以空间布局优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76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是路桥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集中大投入,紧盯大项目,培植大产业,抢抓大配套,通过资源配置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重点培育汽车、金属资源再生、石化等现代产业集群,推进路桥制造业东移提升。尤其是滨海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引导企业集聚开发,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推进污染集中处理,发展金属资源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挥城市功能,以产业链一体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在加快吉利、吉奥汽车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它与主城区方林汽车城、二手车市场和台州汽配市场的互动发展,延长汽车产业链,打造台州汽车制造中心、销售中心与后市场服务中心。发挥台州国际塑料城和中国塑交会的品牌效应,以区域品牌吸引外商到路桥投资采购,发展壮大台州塑模产业。加快台州市物流园区和西市场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中心与市场园区、现代工业协同发展,以大交通提升大物流,带动大商贸,服务大工业,形成高效一体的产业链,确立工贸互动的新优势。强化政府引导,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依托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加快行业共享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扶持各类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发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城市为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在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和亩均排放上,加大考核力度。坚持“招商选资”严把三关:一审是否符合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二审是否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三审项目科技含量。
做精一产,突出城市化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心在农村,突破口在城市,推动力在城市化。只有推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科技服务向农村覆盖,才能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抓手,加快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优质水果、蔬菜瓜果、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立足现代城市的消费需求,加强农业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同时,加大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力度,重点打响桐屿枇杷、螺洋杨梅、蓬街甜瓜、金清海产品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农产品的品牌经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引导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休闲型观光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型多功能转变,培育满足现代城市消费需要的特色产品。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依托城市平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引导城市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融资环境,扩大社会化服务,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公共服务支撑。
优化环境,突出城市化保障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化是一个持续创造、改造和完善环境的过程。坚持主城区企业、市场的布局调整与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相结合,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做好服务配套,优化人居环境,保障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三片共进”塑造城市崭新形象。经过深入调研,区委区政府明确三大重点建设区块。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提升老城区的建筑形态。加快新城开发建设。目前新城世纪广场周边核心区块基本建成,世纪大厦等一批高楼林立;新行政文化中心片区的图书馆、公安大楼等项目相继完工;广电技术信息服务大楼、台州世界贸易中心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不断丰满城市形象。加快建设台州绿心栅岭汪区块。为高起点建设好绿心区块,我们首次进行城市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并动工建设白石关交通隧道和人工湖泄洪隧洞。目前,整个工程已进入良性轨道。“六化并举”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加快主街道和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拆除街景不规范广告,完成主要商业街南官大道的街景立面改造,启动富士路立面改造,推进城市美化。把重点区块、城市入城口和标志性建筑作为重点,实施城市亮化工程。集中力量推进城区环卫一体化改革,安排城区环卫保洁资金4700多万元,推行市场化保洁、网格化管理和“一把扫帚扫全城”,加大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和卫生死角的清扫力度,引导群众参与卫生城市创建,确保城市洁化。加快城区道路的改造,组织开展交通秩序管理、“四小车”整治等专项行动,畅化城市交通。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增绿工程,建成中央山公园一期工程,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6.15万平方米,绿化率进一步提高。“七项改革”理顺城市发展机制。为理顺城市发展机制,区委区政府出台并实施城市建设“七项改革”,村集体留地开发公开拍卖;建筑方案设计公开招标;新建住宅小区人车分流;城市代征公共绿地统一建设管理;新建建筑从严批后监管;重点区域亮化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临时建筑从严审批。“铁腕整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铁的决心、铁的方式和铁的纪律,坚决取缔“小冶炼”、固废露天焚烧、非法电镀和非法酸洗等性质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扎实推进环保、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道路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路桥环境和社会安全。同时,启动建设峰江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和城市绿轴中心公园,着手重点区域土壤整治修复,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