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某个县,或者某个市,根据实事求是的情况划定它到底是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还是禁止开发,先给它一个身份,然后我们再按照这样的身份来确定在这个地方发展什么,怎么发展。
如果能够尽快落实,它会给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会使我们的主观发展愿望去服从客观的发展规律。过去在改革开放以来,很长时间我们很多地方习惯于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发展,积极性很高,大干快干,争先恐后、百舸争流,谁都想加快发展,谁都愿意想自己赶快致富,这种情况之下,容易出现不遵从客观规律的现象。现在整个国家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发展的水平也并不均衡,主体功能区就是让大家今后按照一个科学的规律,哪个地方能快一点发展,哪个地方不追求快,哪个地方要慢一点发展,哪个地方干脆就禁止开发,按照这样的规律来框定每一个地区的发展路径。
第二个变化,让我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实事求是“对号入座”地谋发展。比如说企业,你要想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可能就要去在那些重点开发地区投资建厂,不能去那些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老百姓也一样,今后当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完备了以后,当我们的农民工兄弟想在春节之后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他也要拿着这份规划来看一看,哪些地方的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搞生态保护方面的专业的学生,你可能要去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那些城市去找工作,那么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只是找就业机会多的地方,那建议你就去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第三个更加重要,让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的办法,越来越科学化和多样化。如果同样当一个市长,这个市如果是优化开发区的一个城市,那么考核主要考的是这个城市的经济结构是不是优化;如果这个城市座落在重点开发区,考核这个市长,就要看GDP的指标完成的怎么样,工业增幅怎么样;如果这个城市在限制开发区,那么既不考核你的GDP完成怎么样,也不考核你的工业完成怎么样,我考核你的生态保护怎么样,农业发展得怎么样,这样一个科学、合理、多样化的考核机制建设起来,才是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落实过程中,难度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要落实这份规划,需要大家来想大事情,要谋长远的发展。今天可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主体功能区”这个新词汇,但是,如果有经济界的专业人士,有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我相信他们心里边一定很清楚主体功能区的含义是什么,因为这个概念早在五六年之前,就已经写进了“十一五”规划里边,“十二五”规划里边做了一些新的表述,包括表达推进这个规划的态度,更加坚决,条件更加成熟。
这样一个作为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规划,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建立起来,都不嫌长,它一旦建立起来以后,它的作用不只眼前一点,它决定着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基本方式。国家还是需要有些人来一起想大事,谋长远。特别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这样一个规划的建立,也许超越他的一个任期,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只考虑自己本任期内能够完成的事情,他可能对这个规划的落实,就有一点点不积极,这一点我们要加以提醒。
再有,这份规划落实当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怎么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一个地方如果列入了重点开发区,可能皆大欢喜,但是如果这个地区被列入了限制开发区,那自由自在招商引资就不太可能了,国家会给你限制,对于这些地方,我们的中央财政和省级的财政,要建立充分多样化的利益补偿机制,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了,我们才能够大大方方地把这个地区划成一个限制开发区。
这样的改革在未来的五年乃至十年,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核心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