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金德钧:群策群力,形成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
时间:2019-07-08 21:57:40  来源:城市化杂志 

a8ccc8d119e0a6d4bfe60e1383df69f6.jpg

金德钧: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前后经历了8年,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

  首先,从开始到形成第一稿,用了近3年时间。2011年开始拿出评估体系的编写提纲征求意见,到2011年4月份在提纲基础上编出征求意见稿,向全国征求意见。再到形成第一个评估体系(试行),这就到了2013年。而后面的5年,我们也一直在做这件事。反复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关于提高城市化质量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要求;认真研究城市化在实践过程当中一些好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在这期间,专家研讨会开了几十次。在反复研究基础上又组织专业团队,集中精力来编写起草,同时跟委员会反复交流,又提出一些宝贵意见,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

  群策群力,让评估体系更完善

  这里面最难的,除了深刻了解城市化质量内涵之外,就是明确指标如何组成,最后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现在我们又在这个评估体系基础上,由专业团队牵头对全国城市化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评估。这个报告里面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评估体系,一部分是评估结果。现在这个评估报告就要面世了,最后再组织一次专家研讨。

  我们这个评估目的很清楚,就是想为在中国从事城市化实践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可以量化的、能衡量城市化质量的指标。把这套指标提供给他们,让他们可以按照这个来衡量本城市、本地区城市化质量到底是什么状况。另外,通过衡量可以知道,这个地方城市化质量有哪些薄弱环节,要注意哪些方向性问题。把握好这些东西,明确工作重点,可以在各个方面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历史阶段的大变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要对其质量进行量化评估非常不容易。经过反复推敲,我们觉得如今已经可以将这套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拿出来了。但还是想请各位领导、专家再花一点时间,对此进行研讨、评估。包括:评估报告内容能否很好地反映我们的初衷?能不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党和国家对城市化质量提出的要求?符不符合我们国家城市化今天的实际情况?还有,评估体系拿出来之后,对促进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作用如何,今后在评估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等等。希望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听完我们心里更踏实。

  制定评估体系具体难在何处

  第一难,中国城市化是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是农耕社会向城市为主的社会转变的过程。每到一个节点,都会有一些状况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要确定应该考核什么,考核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总是在变。我们今天所考核的指标,有可能再过五年就不具可比性了。

  第二难,中国的城市化可能是全世界最难的,最复杂的,比如说中部、东部、西部怎么放到一起去衡量?

  第三难,我们要考核,必须找到指标,这个指标谁能提供?哪一个城市、机构能给?要靠各级政府、靠相关单位,最后统计出来了,我们才能把这个指标做出来。现在,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政府没做,没给指标。比如城市安全,全国各个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后来想了很久才把这个指标列上。为什么要列上呢?就是要刺激一下某些部门。因为,我们有多少城市对自己的地下管网是有数的?有的城市就坐在火山口上,哪一天火山爆发都不知道。也有的城市对此进行了摸底。比如山东日照,花了两三年时间,花了两三千万元才把地下管网查清楚,然后定位,然后形成资料。我跟他们说做这个资料很好,很重要,今后一定要把这些资料联系起来,不要各干各的。

  我们搞这个评估一定要有数据,这些评估的资料数据都来自于政府。但假如跟政府紧密联系做这个事的单位,人家不给你,你没招,人家现在没有,你就找不着。再加上前面说的指标始终在变化中,各个时期的重点突出不一样,政府工作就不一样。今天专家鼓励我们,说值得做、应该做,还说我们作为民间机构拿出这个评估体系,是具有引导性,而非强制的,民间说话可以宽敞一点,这个很好。另外,我们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有很多亮点,大家也都肯定。比如,涉及的各项指标是亮点,因为它突出反映了城市化以人为本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做下去,再做一些小的调整后,就先公布出来。

  再接再厉,做好研究落地工作

  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些完善工作,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城市化发展到今天,在突出“人的城市化”这个方面,跟中央跟政府要求还有距离。因此我们要突出这个方面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二,我们这一次评估,不是全面地就城市农村一体化的评估,而是重点以城市作为载体,突出城市中心地位来进行评估。我们评估所用的指标要有权威性,要确实能够拿到这个指标。考虑到现在有些方面是没有指标的,还有一些指标差异不大的,我们就没有用。我们这次考核的指标当中有哪些基本考虑,要把这个底数交给大家。我们不是为了考核政府,而是要提出一个具有指导性、引导性的体系,让大家来认识到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距离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还有哪些差距,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要突出以城市为载体,以单项排名为主,再考虑区域性排名、副省级城市排名……这样把我们考核的重点、单项突出出来。另外,把城市的比较做得更科学一些,多做一些梳理工作。我一再说是试行,每次参加会都强调试行,因为城市化确实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又是动态变化,我们有些地方力所不能及。

  第四,要突出“人的城市化”与城市特色,需要与专家一起研究推敲,比如公共服务的完善问题,如何考虑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体现城市的特点、特色问题,还有由此带来的我们对权重的设置等,要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指标内容。

  第五,关于怎么考核,考核以多长时间为一个周期,对此还需要进行研究。看是否能找到某些地方政府进行试考核,最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找一个城市,看实践过程中怎么样。另外,我们在考核城市化质量过程中有一些重点问题,现在一下吃不透的,可以再进行专题调研,或者是发挥我们专家的作用,做一些相应的调研。这些调研和素材有利于让我们今后的考核、评估做得更完善。

  我觉得总体上分两步走:一是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以后,正式发布《评估报告》;二是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评估报告》相关指标的优化、权重等,抓好后续的落地工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