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成果
本报评论员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次全省工作检查中大家看到,各地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城镇面貌在短短时间内就有了显著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水平不够高,辐射带动力不够强,特点还不够鲜明,必须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予以重视解决。我们要以认真落实工作检查成果为契机,进一步统筹好城乡发展,更加科学地进行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让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这是提升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水平的关键。各地应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发展实际,着眼长远,呼应百姓之需,科学规划城镇的发展,善于“留白”,善于预留空间,力求规划高品位、管长远、可持续,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城镇外观形象、内在功能和承载能力,力争一城一特色。有了规划,还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树立精品意识,建设工程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同时要着重建立高效率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推进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关键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考虑民生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考虑物质形态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准,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值得重视的是,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进城、“上楼”,而是让农民能够真正在城镇安身和发展。为此,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等途径,促使进城农民与市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拥有同等待遇,让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市民化,让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形成以大都市区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山海联动、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形成科学、完善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实现山区与沿海城镇的平衡发展。着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聚集、辐射能力,同时防止“大城市病”,找准和立足县域特色,提升县域统筹发展能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十二五”是我省城市建设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按“十二五”规划和海西《规划》的要求,既加快步伐,又确保质量水平,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互相促进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具有海峡西岸特色的宜居宜业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