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沧海桑田一指间——6个村庄的70年巨变
时间:2019-03-01 17:32:02  来源:新华网 

  70年,白驹过隙。

  70年,沧海桑田。

  1949至2019的70年里,中国农村发生了多少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巨变。

  新华社记者日前赴各地农村采访,为您带来散发泥土芳香的故事,展现亿万农民的悲欢忧喜和坚定执着。

  用青春犁开亘古荒原

  走进黑龙江省共青农场,以天津庄、北京庄、山东庄等命名的小区格外显眼,楼房成行,干净整洁,风格迥异。

  共青农场第一批拓荒者,天津庄的84岁老人杜俊起,看着一张黑白照片上年轻的自己,忆起往事。

  1955年,风华正茂的天津青年杜俊起加入开发北大荒的队伍,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那年9月的一天,垦荒队点起第一个火把烧荒,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把青春、汗水洒在了这里。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粮食紧缺,沉睡中的“北大荒”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一五”期间,新中国制定了荒地开垦的计划。

  “早上醒来,被子里外都结了一层冰霜,头发甚至粘到了木头上。”杜俊起说,很多队员手指甲都冻坏了。

  一片片荒地被铁犁头犁开,昔日荒草掩埋的大地,露出了肥沃的黑色土壤。1958年,杜俊起和队员们共生产粮食3000吨。

  冰天雪地间,北大荒变了模样。60多年后,那片曾经杂草丛生、狼群出没的荒野,已成为一个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

  “现在种地可享福了。”杜俊起说,育秧有智能化育秧车间,耕作有GPS导航的大型农机,还有自动精量播种机。过去每天几乎都离不开镰刀锄头,现在种、管、收加起来只需一个月左右。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增加。杜俊起说,开荒时玉米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斤,如今亩产量平均上了1600斤。

  包括共青农场在内的黑龙江垦区,如今有4300万亩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份粮食调出量总和的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国家队”。

  “苦人树”下,大寨人的改革进行时

  在村里,不出正月这年就没过完。不过,“哒哒哒”的声音,已经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热热闹闹地响起来了。

  那是村办制衣厂车间里传来的缝纫机的响声。女工们正在忙着。窗外的山坡上,冬日积雪未融,阳光灿烂。

  如今,这个自然条件并不怎么样的山村,访客络绎不绝。饭店、商铺林立,压饼、核桃、小杂粮、纯粮酒……“大寨”成了吸引人们的最亮品牌。

  “当年全国学大寨,现在大寨学全国。”72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不满18岁时就当上了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如今,她是新时代大寨发展的“女当家”。

  村里有棵百年柳树。过去,村民叫它“苦人树”,新中国成立前是穷苦人上吊的地方。后来,人们聚集在树下开会议事搞庆典,“苦人树”改叫了“乐人树”。

  对这个只有215户、526口人的太行山小村庄来说,正是因为与时俱进,转变思路才有了富裕、繁荣的今天。

  大寨陆续办起羊毛衫厂、水泥厂,还用“大寨”冠名农产品,通过联合经营,“大寨”牌产品不断出现,酒、醋、杂粮、核桃露等有了市场,游客也越来越多,去年的旅游人次突破了50万。

  “不能忘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老传统。”郭凤莲说,老一辈大寨人经常给后代讲述大寨过去的生活、艰苦奋斗的岁月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变化。

  大寨精神影响了一个时代。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就是一个曾以大寨为楷模的西北小山村。

  “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这曾是73岁的老人刘玉秀眼中的家乡。

  山穷水穷人更穷。“一亩地才打几十斤粮食。”她说。

  这地里只剩个穷字了?人们不相信。大坪村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山顶种树戴帽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底打坝蓄水穿鞋子”的办法,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从1983年至2000年,大坪村人从来没停止过种草种树筑坝。2000年,大坪村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

  大坪村人改写了贫穷的历史,成功实践了“水窖+梯田+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模式。

  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来不过时。

  乡村产业大舞台

  “这里建独栋公寓,那里建商业综合体,这里是商业街……”摊开规划图,单延军说,“未来几年,村里和村民的主要收入将完全来自服务业。一二三产融合,让第三产业主导。”

  正月十五刚过,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街道水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单延军就忙碌起来。他正在谋划村里的又一次转型升级。

  水城是一个“因水而生”的渔村,大海伸进村庄的一小块水域被称作“小海”,村民世代在此居住,与千帆为邻,祖祖辈辈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家生活。

  “过去打鱼是苦日子,当地曾流传‘宁去南山当驴,不去北海打鱼’的说法。”单延军说。

  从打鱼到经营“渔家乐”,村民把眼光放在了旅游业上。在水城新村,每条街巷里都能看到客栈、渔家乐的招牌,不少村民正在收拾卫生、打扫房间,为新一年的旅游季做准备。

  阳光下的水城海滨,清波荡漾,海碧天蓝。海边马路上,停了不少外地来的小汽车。游客拍摄海景,与漫天飞舞的海鸥合影。

  同样发生巨变的村庄又何其多!在云南省通海县秀山街道大树社区的蔬菜基地,此时已经是农忙时节了。水渠里的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微耕机嗡嗡作响。农户们忙着种植芹菜、收割白菜。

  一棵菜称重后乘以棵数就是菜商收菜的重量——这就是他们在地头算重量的办法。能做到这一点,要求蔬菜大小基本一致。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对种植间距、水肥施用量等精准控制才能做到。

  “大树社区任何一个农户出去,都可以当蔬菜种植培训的老师。”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思旺自信满满地说。

  精耕细作的中国农业传统,在这里和现代农业科技完美结合。

  成为土地的主人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洞庭湖平原从冬眠中苏醒。

  87岁的陈克斌正在敬老院安度晚年。他的家乡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兔湖垸村,这里号称“江南粮仓”。万庾镇的“庾”字,本意就是露天粮仓。只不过,“华容号称粮仓,但小时候基本没有吃过饱饭。”老人回忆说。

  1950年,他家4口人分了10亩地,告别了祖祖辈辈的佃户身份,一家人的日子从此好过多了。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土地改革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改革,再到新一轮农村改革,土地问题始终是牵动改革的“牛鼻子”。

  “以前当佃户种地,只敢种产量最有保障、产量最高的作物,一般都是种蚕豆,品质不好,但能保证收成。分田到户后,可以自由调配了,开始种水稻、高粱、豌豆,吃得饱了,也吃得比以前好了。”

  1978年,部分村民希望探索“分组作业、定额包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作为大队支书,陈克斌决定先在第八生产队搞试验。

  当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会议精神传到县里、村里,第八生产队正式开始定额包工,30户农民有28户签字同意,1979年的早稻生产成效立竿见影,单产比前一年翻了一倍。

  看到效果这么好,到晚稻时,其他生产队也纷纷效仿。到1979年底,华容全面推广分组联产计酬责任制,粮食产量明显上升。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村里实行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中药材、绿色蔬菜和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去年全村瓜蒌、迷迭香、麦冬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每亩平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记者董峻、张文静、王建、魏飚、邵琨、杨静、周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