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时间:2019-01-28 18:48:50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朱建江 

  朱建江: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下,1993年长宁区制定了《长宁区总体规划》,明确了区域主导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确定了长宁区的人口规模及实施机制,确立了面向长三角的点线面布局。经过近四个五年计划的努力,自上世纪末开始,长宁区的区级财政收入己位于上海各中心城区前列,至今仍位于上海中心城区前三位;1993年确定的区域规划人口70万人,至今为69.11万人;城区内东中西南北差距早已消失,近20里长的长宁区,区内各地房价基本一样。整个区域实现了从不平衡到平衡发展,是上海中心城区平衡发展的典范。

  一、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去年,我回上海长宁区政府做课题评审,问长宁现任的顾洪辉区长:“您对长宁发展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他说:“长宁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十分均衡”。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宁的发展主要特征是不均衡。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讲,当时上海市区普遍认为“长宁是一个脚长,即社会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脚长。1992年,长宁区就有两个市级示范高中;科研院所有20所,专业技术人员8748人;全日制高校就有9所,高校教师9000人;医院28个,每千人床位6张等等。一个脚短,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脚短。1992年,长宁区级财政年收入为2.60亿元,人均道路面积3.36平方米,气化率53%,每百人7.14号电话线,户籍人口59.58万人”①。从区域发展角度讲,“长宁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部,行政区域面积38平方公里(现实际37.19平方公里)。长宁行政区域是个狭长地形,区域长为9.50公里,宽为3.10公里。区域东部为老城区,主要指沪杭铁路(现上海地铁3号线)以东部分,占地5.67平方公里,由4个街道组成;区域中部为半城半乡地区,上海市虹桥开发区位于其中,由5个街道组成,占地约6.5平方公里;区域西部,是个以农业为主地区,由一镇一乡组成,占地25.83平方公里(其中原虹桥机场占地4.75平方公里)。90年代初,长宁区域上述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差异很大,很不均衡。”再加上“由于长宁是狭长型地域,区域南部由延安路虹桥路横贯东西;区域北部由长宁路、天山路横贯东西。由于南部地区位于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主轴线上(上海虹桥路到浦东花木),故长宁南部地区发展较好,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长宁北部地区由于紧贴上海苏州河,主要是工业区、棚户居住区,发展较差;从而形成长宁区域内南北发展差距较大,很不均衡的状况”。

  基于上述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宁区在当时上海的10个中心城区中经济发展排名一直为倒数。1992年初,上海市委派了一个经济工作组进驻长宁,二个月后他们形成一个报告,其中第一条就是长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慢半拍。1992年下半年,长宁四套班子中,党委、政府、人大三个主要领导都由市有关部门派入。至此,长宁进入了“思想领先、规划领先”的转型发展阶段。

  上海市长宁区经过20多年努力,已经基本实现了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内容上的均衡发展。上世纪末,长宁的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上海中心城区的前三位,2015年,区级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29.94亿元,为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第三位。1993年长宁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人口规模70万上限,到2015年底长宁区常住人口规模为69.11万人,预计70万常住人口己成为长宁人口规模的常态,实现了区域内“环境人口容量每平方公里控制在1.8万人左右”的目标。2015年,长宁区人均(常住人口) 公共绿地为15.17平方米,仍保持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第一位。人均道路面积、气化率等基础设施指标也位于上海各中心城区前列。进入上海长宁区境内,道路通畅,生活便利、配套齐全。区内东中西区域,南北区域房价基本一样。相比上海及国内许多城区拥挤、污染、不便、不平衡的状况而言,上海长宁区堪称是平衡发展的典范。而长宁推进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在三方面。

42bf14265e8abbeeaa08d949fefbe1b8.jpg

  二、城区主导功能和建设目标的确定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中心城区主要在上海内环线以内,即现在地铁3号线以东,黄浦江以西地带。上海唯一的机场全部地域位于长宁区区域范围内,为机场下飞机进入上海市区的交通门户,故上海第一个第三产业开发区—虹桥开发区选址在长宁中部地区。当时上海许多酒店、外商机构和企业、国际展览和会议中心、外销房、外国人乃至外国商品以及市政府外经委、外资委都在长宁区范围内的虹桥路沿线、虹桥开发区一带。上海第一块土地批租地块也在长宁区范围内的虹桥开发区内。当时上海销售的外销商品房长宁占三分之一以上。与此相伴的,长宁当时已经有耀中国际、长宁国际等国际学校,还有上海外贸学院也在长宁区内。因此,当时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功能中,以涉外功能影响最大,其他许多功能或多或少是因涉外功能的存在而存在、发展而发展。而长宁的涉外功能中,又以涉外企业和机构、涉外酒店、涉外航空、涉外教育等功能为主要构成。再加上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内容中又以经济最为基础,以及上海经济、贸易、金融三中心建设,故长宁区总体规划编制中,就将涉外经贸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功能,其他功能发展都要与涉外经贸主导功能发展形成互相配合的有效结构。

  而进一步发展涉外经贸功能,就涉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就涉及城区内各项事业的现代化,还涉及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的国际化,因此长宁在涉外经贸主导功能基础上,就把区域建设目标确定为:“围绕上海三个中心一个龙头战略目标,到2020年,努力把长宁区建设成为以涉外经贸为主导功能的多功能,开放型,现代化新城区”。

1983207ca448723af7f31d8726e3ccdb.jpg

  此后20多年里,长宁经历了多个五年计划和一届又一届的政府,但长宁总体上还是沿用了该项区域主导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始终在涉外、国际、开放、现代化、精品等关键词上打造,总体精神仍然一以贯之。由于1993年上海长宁区总体规划定下的区域主导功能和建设目标符合前进中的长宁,符合内外变动中的趋势,这是长宁得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灵魂、精神所在。

  三、城区人口规模的确定及实现

  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宁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的城乡结合地区,上海市委市政府将长宁区视为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南市、静安、卢湾等核心区的旧区改造拆迁的人口迁移导入区。而此时的上海刚刚进入浦东开发开放的快车道,上海各区县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城乡结合地区,因有一定的农田面积,故都把房地产开发和人口导入看作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在这种背景下,1993年初长宁区编制区域总体规划时,关于长宁人口规模的确定就特别艰难。区内大多数人认为长宁的规划人口应该越大越好,用于住房开发的土地越多越好,要求将区域人口规模扩大到百万以上的呼声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长宁总体规划起草小组,根据长宁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提出“到2020年长宁的人口密度必须控制在65-70万之间(最后确定为70万人),并以此来规划居民居住用地规模和建筑空间容量”①。

  按照2020年长宁人口规模上限70万,根据规划时的长宁区区域面积,在区域面积假定不变情况下,此时长宁区人均规划用地面积为54.2平方米,规划起草小组将区域居住用地规划为占区域总用地的25.64%,这25.64%包括了商住混合用地中的60%可建住宅用地部分。居住用地这一占比,比当时上海其他中心城区低近20个百分点。(当时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占总用地约46.3%,人均用地57.8平方米)②。

  根据规划人口规模70万上限,规划起草小组在锁定居住用地比重基础上,根据居住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进一步锁定了住房建设总面积、总套数及住房结构。长宁总体规划明确,规划基期年(1992年)长宁区区域现有的810万平方米住宅保留600万平方米左右,加上新建住宅,区域内新旧住宅控制在23万套,其中较高标准的花园住宅1万套,中等标准高层住宅4万套,一般标准多层住宅18万套,并把这些保留和新建住房及人口规模分配到11个居住社区中③。

22f77a4070f223202e3f71cf716b0beb.jpg

上海世贸展馆

  20多年过去,长宁1993年确定的,到2020年区域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人这个目标终于得到有效实施,从而把蓝图变成了现实,保住了长宁良好的宜居环境。因为有了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机制,从而使长宁在推进区域内容平衡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经济发展用地(包括商业金融业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中的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共占总用地22.64%)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用地(包括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共占总用地50.57%)。以至于后来可以从容地将原本计划开发住宅的用地调整为凯桥绿地、华山绿地、延安路天山路绿地、长宁路沿线绿带等绿地。

  四、区域点线面三层布置结构

  (一)行政区域外的点线面布局

  为了解决长宁行政区域内与行政区域外的平衡发展问题,在长宁总体规划中,长宁根据自身位于上海中心城西部,依托当时上海规划中的外环线、沪杭高速和沪宁高速,根据要素流和物资流配置需要,将长宁整个城区视为点,将上海规划中外环线、沪杭高速、沪宁高速视为集聚与辐射轴线,将浙江的杭嘉湖和江苏的苏锡常视为面,构建以长宁为出发点的点线面区域发展格局,来体现“长宁是上海市吸引和辐射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地区”①的战略定位。

8bfddd5bd3e4b437c7111327aa12dfb2.jpg

上海市长宁区安化路492号,原建筑为上海航天局第八〇九

  2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这一以地区以外最小要素与物资集聚和辐射区域为本地区发展支撑腹地的布局结构是成功的。根据这个布局结构,长宁实施了一系列与杭嘉湖、苏锡常毗邻地区的错位发展措施。长宁建设了古北高端居住区、虹桥高端商务区,进一步做大国际学校,展览展示功能,使得一大批杭嘉湖苏锡常的生产厂商将销售、研发、投资、生活安置在长宁区域内,而生产仍在原地,形成了“家在长宁区、厂在杭嘉湖苏锡常”的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二)城区三大经济组团布局

  为了解决长宁区域内东中西和南北区域发展差距,1993年的长宁总体规划,采取了在东中西三大板块中,结合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各布置了一个经济组团,依托东部老城区,以安西路、凯旋路、中山公园北侧围墙、安化路为界,规划占地80公顷的中山公园商业中心;依托虹桥开发区,以中山西路、古北路、天山路、虹桥路为界,规划占地1.77平方公里的虹桥涉外贸易中心;依托虹桥国际机场,以淞虹路、新泾六号桥、吴淞江、泉口路为界,规划占地410公顷的临空工业区(1995年改为临空经济园区,因外环线以西后由市政府规划为地铁2号线机务段,故临空经济现为2.82公顷)。希望通过三大板块中经济组团的率先发展,集聚发展,产生先发效应,带动其周边区块的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均衡发展的格局。

  20多年过去,长宁区总体规划1993年布置的三大经济组团已占长宁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东部的中山公园商业中心,商业商务经营面积己达100多万平方米,中山公园商业中心范围内的定西路、长宁路、愚园路商业街,以及龙之梦、新锦江大型购物中心己形成规模,新开张的来福士商业中心己成为上海新型商业业态的新地标。中部的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己建成了近300万平方米商务商业经营面积,虹桥涉外贸易中心范围内0.65平方公里的市级虹桥开发区已建成,虹桥开发区外虹桥涉外贸易中心范围内的遵义路、天山路、古北路、虹桥路沿线大量商务楼、商业设施得到扩展,虹桥涉外贸易中心已与静安区金三角、徐汇区徐家汇等相当乃至超越。西部的临空经济园区,已建成近300万平方米的低密度商务楼宇,联合利华、中海油等一大批企业总部入驻,现已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园区,成为长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aee0de5c07c3e3aaf22547f01c14ac63.jpg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机场小学

  在这三大经济园区建设中,人们有过彷徨、有过退却,也有过开发房地产的念头。尤其是长宁临空经济园区规划之初前十年,由于区位较僻,机场噪音,浦东机场建设等原因,“临空零空,又零又空”也被许多人嘲弄了10多年。但对这块土地,长宁极大部分没有用于房地产开发,到本世纪开始逐步火热起来,现在每亩地价己到了3000多万,己成为长宁经济发展的宝地。

  长宁三大经济组团集聚发展、率先发展不但让长宁东中西三大区域逐步平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近几年来,东中西三大区域内房产价格也逐步拉平,长宁东中西南北地域不平衡发展状况终于得到了解决。同时意外收获是,许多长宁人实现了居住地就近就业,实现了职住平衡,从而也优化了长宁的交通条件。

  (三)社区点线面布局

  社区是城区中的一个重要生活单元,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长宁以街道和乡镇为一个社区单元,将社区全部空间视作面,将社区中主要商业街区和交通干道视作线,将穿插于社区范围内的居住小区、公交地铁站点、公园、菜场、商场、幼托小学中学、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医院、社区文化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街道或乡镇行政中心、村居委办事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居住小区商业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设施视作点,构建点线面社区居民生活圈。

c399dc8a114b9fa208bad738037f6464.jpg

上海市长宁区紫云路118弄

  长宁每个街道社区或乡镇社区,在确定社区住房建设套数和人口规模基础上,在街道或乡镇范围内相对中心位置,分别各配置一个相对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商业中心,一条网点连续布置、具有一定规模、又与社区商业中心相连的商业街,形成商业中心与商业街点线连结的商业服务街区。在此基础上,布置居民出行所需的交通站点,休闲所需的公园、日常生活所需的菜场、教科文卫体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使居民开门七件事基本能在步行5-15分钟范围内解决,实现城区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可及性。

  长宁区将城区中需要考虑区域平衡的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划为城区级和社区级,城区级的公共设施包括城区内与全市道路交通网络相连的主干道、污水厂、垃圾压缩站、大型变电站、高中、大学、少科站、二三级医院、影剧院、大型体育场、大型图书馆、绿化走廊、大型公园等;其余交通及市政、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公共设施按社区进行点线面均衡配置。实践证明这既符合区域内总体平衡,也符合社区内总体平衡。另外,为了促进区域与区域各社区平衡发展,长宁区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配置实行全区范围统一标准,全域覆盖,从而使长宁区范围内东、中、西、南、北各社区、各经济区块的道路交通和市政条件基本相当。实践证明,这也是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

  此后,长宁区用了近四个“五年计划”时间对城区内东部和中部区域的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了搬迁,推进工业“二转三”。将区域内的武夷路、延安路、新华路、天山西路、北新泾等工业街坊近5个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结合区域规划,转变为商业区、居住区和商务区及公共配套设施;对城区内97个地块,152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的旧区进行了异地和就地拆迁,结合区域规划,转变为居住区、商业区和商务区及公共配套设施;对城区内10多平方公里农田进行了城市化,结合区域规划,转变为居住区、商业区、商务区及公共配套设施。在这些转变统筹联动中,实现了地区的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长宁区人民政府:《上海市长宁区总体规划》,1994年9月。

  2、上海市统计局:《2016年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10月。

  3、阮仪三主编:《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天津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4、习近平:《决胜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5、吴志强:《未来城市和智能规划》,《文汇报》,2018年7月11日。

  6、朱建江:《长宁区总体规划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探讨》,载于《区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1997年7月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