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镇化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贵州山地实情,顺应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成效斐然、异彩纷呈、跃上新水平,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2017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648万人,比1978年末增加1324万人,年均增加33.1万;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02%,比1978年提高33.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特别是近5年,城镇化率年均增幅达到1.92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城镇常住人口增量和城镇化率增幅最为快速的时期,掀起我省城镇化大发展热潮,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
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2017年,我省城镇户籍人口规模达到1662.61万人,比1978年增加1356.73万人;户籍城镇化率(非农业人口比重)达到37.15%,比1978年提高25.75个百分点。特别是近5年,成为我省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户籍人口新增规模和城镇化率提高最快的时期。
全省城镇结构体系日趋完善。我省城市群从无到有。2017年,黔中城市群规划获批并启动实施,城市群城镇人口达到1013.75万、占比58.3%。全省城镇结构体系日趋完善。
全省提高城镇人口比重路径发生重要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路径更加多元化,既有常规的考学、招工、参军,又有农村劳动力转移、易地扶贫搬迁、行政区划调整、示范小城镇建设等路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实现从过去单一的省外转移就业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就业的战略性转变,从而推动我省城镇化从依赖于乡村人口的跨省转移向就地就近城镇化转变。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4.84平方米,比住房制度改革前的1985年增加了23.74平方米,城镇私有住房占城镇住房的比重达到85.9%;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80元,是1978年的111.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3703元,是1978年的82.5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比1978年降低30.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初,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几乎没有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空调、家庭健身器材等,到2017年,全省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6.72台、家用汽车34.97辆、空调34.48台、健身器材4.27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建成区面积达到1580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20.8倍;全省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28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11.81平方米;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73%,比1978年提高44.03个百分点;县城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54%,比1978年提高33.74个百分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从无到有,2017年,全省新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53.6公里,新增海绵型城市开工建设项目150个。加强绿线管理,推动城镇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绿地建设,鼓励垂直绿化建设。积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园林县城人居环境奖创建活动。2017年,全省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26公顷,是1978年的14.7倍。
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73.4亿元,是197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58.2倍;城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327.3亿元,是197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70.4倍。我省城镇化率的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大,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5.69%;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8%。
城镇化改革创新效应不断显现。住房分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福利性住房分配转变为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了安居工程、廉租房、公租房等一系列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截至2017年,仅公租房就将80.9万户家庭纳入保障,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大幅度提高。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式城镇化新路,自2013年以来,共搬迁人口172.7万,占5年新增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45%,对城镇化率的贡献达到4.83个百分点,占城镇化率净增幅度的50%。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推进,目前,全省纳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县市区有11个,分布在全省7个市州和贵安新区,试点实施成效不断彰显。一批历史名镇、数字小镇、电商小镇、茶业小镇、航空小镇等特色小镇不断兴起。积极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兴义市全面开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的相对集中处罚权和强制权梳理和核对,将梳理清单分发各部门进一步核实后反馈实施。在政府机构限额内组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确定试点工作所涉及部门的编制划转。
(作者单位: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