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造中国新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力争纳入国家战略
时间:2009-06-02 11:09:19 
最高法院出台两部司解妥善处理物业纠纷

 


 
最高法院出台两部司解妥善处理物业纠纷

 


 
打造中国新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力争纳入国家战略

2009年06月02日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编者按: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到了一群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群的群雄逐鹿。谁能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川还是重庆,仅凭一己之力都难以堪当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但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区域来考量,成渝经济区就能担负起“打造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

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已成为四川和重庆有关方面“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共识。但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呢?

省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对成渝经济区进行全面专题调研。今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专家访谈,多视角多层次地解析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城市化发展、产业分工与协作、基础设施等,帮助读者了解成渝经济区建设进程。

川渝两地一衣带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传承,不因行政区划而隔断。成渝经济区,多年来被川渝各界寄予重望。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四川省政协牵头组织专家出炉了《关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成渝经济区打造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十二五”规划。

成渝经济区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它一旦被纳入国家战略,将给川渝两地百姓带来怎样的实惠?昨日,就市民关心的问题,省政协副主席解洪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成渝经济区合作基础良好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川渝两省市自然地理相似、人文习俗相近、社会经济交往频繁;市场互为依托、产业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经济区幅员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部分13.9万平方公里、重庆部分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1.8%;2007年底总人口达到9048万人(其中四川部分7238万、重庆部分181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8%;GDP达1.24万亿元(其中四川部分9180亿元,重庆部分3220亿元),约占西部GDP的30%,全国GDP的5%。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维护国家国防和经济安全,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重点发展六大重要产业基地

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介绍说,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六大重要的产业基地,分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资源加工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是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水电、天然气、钒钛等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研产业。三是依据成渝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交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发展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

推进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

报告提出,推进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工业方面,重点加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国防工业、优势资源加工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形成以成都、绵阳等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成都、重庆等地为主的国防工业产业集群;以德阳、自贡等地为主要聚集区的大型发电设备产业集群;以重庆等地为主的汽摩产业集群等。

农业方面,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分工协作,包括在成都平原建设特色水果集中生产区,积极发展花卉和观赏植物;在眉山等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在南充、遂宁及其周边地区大力发展蚕桑、苎麻等产品;在渝西丘区建设高产优质渔业区,大力发展池塘养殖等。

服务业方面,重点加强物流、金融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合作共建“水、陆、空”结合的综合物流体系;共同争取中央在成渝经济区设立西部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发展跨行政区的金融服务;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专家访谈

记者:成渝经济区能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解洪: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这其中包括了三方面的内涵:西部大开发、大开放重要引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以及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记者: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成渝经济区有怎样的打算?

解洪:我们建议打造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管道、信息通道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信息通道建设非常重要,将建设覆盖经济区,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相协调的干线传输网;建立基本完备、面向政府和公众的公益型数据库体系和面向微观经济活动的商用型数据库体系;建成信息通信网络和大型动态数据网络平台。

记者: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面临怎样的挑战?

解洪:不管从经济总量还是质量来说,我们与东部相比确实有差距。从结构来看,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都有差距。另外说到城市化水平,我们的城镇化率要远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且我们的市场化程度、开放的程度都落后于这些发达经济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后发优势很强,只要找到了好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我们有信心实现超越。

记者:成渝经济区的百姓将从经济区的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实惠?

解洪:成渝经济区一旦纳入国家战略,对经济区的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都将有飞跃的意义,百姓当然是最终受惠的群体。成渝经济区城镇分布稠密,超大城市人口集中度高,是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但区内大部分是中小城市,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我们提出,争取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总人口规划达到10800万人,两大城市群的人口达5200万人左右,占成渝经济区总人口的48%;城市空间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9000人左右;城镇化率由目前的41%上升到57%—60%,城乡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6:1缩小到2.5:1,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看得见的实惠。

 


 

 





 

 

2009年06月02日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编者按: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城市与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到了一群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群的群雄逐鹿。谁能在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川还是重庆,仅凭一己之力都难以堪当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但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区域来考量,成渝经济区就能担负起“打造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

川渝两省市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已成为四川和重庆有关方面“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共识。但如何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呢?

省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对成渝经济区进行全面专题调研。今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专家访谈,多视角多层次地解析成渝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城市化发展、产业分工与协作、基础设施等,帮助读者了解成渝经济区建设进程。

川渝两地一衣带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传承,不因行政区划而隔断。成渝经济区,多年来被川渝各界寄予重望。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四川省政协牵头组织专家出炉了《关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将成渝经济区打造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十二五”规划。

成渝经济区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它一旦被纳入国家战略,将给川渝两地百姓带来怎样的实惠?昨日,就市民关心的问题,省政协副主席解洪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成渝经济区合作基础良好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川渝两省市自然地理相似、人文习俗相近、社会经济交往频繁;市场互为依托、产业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经济区幅员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部分13.9万平方公里、重庆部分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1.8%;2007年底总人口达到9048万人(其中四川部分7238万、重庆部分181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8%;GDP达1.24万亿元(其中四川部分9180亿元,重庆部分3220亿元),约占西部GDP的30%,全国GDP的5%。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对带动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维护国家国防和经济安全,推进全国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重点发展六大重要产业基地

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毅介绍说,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家六大重要的产业基地,分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资源加工业基地、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是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水电、天然气、钒钛等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发挥成渝地区丰富的科技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科研产业。三是依据成渝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交通、物流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发展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

推进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

报告提出,推进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重点包括三个方面:

工业方面,重点加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国防工业、优势资源加工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形成以成都、绵阳等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成都、重庆等地为主的国防工业产业集群;以德阳、自贡等地为主要聚集区的大型发电设备产业集群;以重庆等地为主的汽摩产业集群等。

农业方面,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分工协作,包括在成都平原建设特色水果集中生产区,积极发展花卉和观赏植物;在眉山等地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基地;在南充、遂宁及其周边地区大力发展蚕桑、苎麻等产品;在渝西丘区建设高产优质渔业区,大力发展池塘养殖等。

服务业方面,重点加强物流、金融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合作共建“水、陆、空”结合的综合物流体系;共同争取中央在成渝经济区设立西部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发展跨行政区的金融服务;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专家访谈

记者:成渝经济区能在全国的区域分工和空间布局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解洪:成渝经济区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这其中包括了三方面的内涵:西部大开发、大开放重要引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区以及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记者: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成渝经济区有怎样的打算?

解洪:我们建议打造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管道、信息通道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信息通道建设非常重要,将建设覆盖经济区,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相协调的干线传输网;建立基本完备、面向政府和公众的公益型数据库体系和面向微观经济活动的商用型数据库体系;建成信息通信网络和大型动态数据网络平台。

记者: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面临怎样的挑战?

解洪:不管从经济总量还是质量来说,我们与东部相比确实有差距。从结构来看,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都有差距。另外说到城市化水平,我们的城镇化率要远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且我们的市场化程度、开放的程度都落后于这些发达经济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后发优势很强,只要找到了好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我们有信心实现超越。

记者:成渝经济区的百姓将从经济区的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实惠?

解洪:成渝经济区一旦纳入国家战略,对经济区的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都将有飞跃的意义,百姓当然是最终受惠的群体。成渝经济区城镇分布稠密,超大城市人口集中度高,是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但区内大部分是中小城市,大城市数量少规模偏小。我们提出,争取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总人口规划达到10800万人,两大城市群的人口达5200万人左右,占成渝经济区总人口的48%;城市空间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9000人左右;城镇化率由目前的41%上升到57%—60%,城乡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6:1缩小到2.5:1,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这对老百姓来说,就是看得见的实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