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城市化委员会委员张颐武日前结合个人的阅读体会,推荐了五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他说:“好书当然有许多不同标准,在我看来,好书一是有趣,二是有用,三是有理,多看这样的书就可以让我们头脑清楚,见识明达,感受敏锐。”
第一本是陈舜臣的《中国历史风云录》。这是一位日本华裔作家写的有关中国历史的书。作者的特殊身份赋予了该书一个独特视角,而他对中国历史的了然于胸,也使其能够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去思考和观察,举重若轻地书写了中国几千年的厚重历史。这部书简明生动、趣味盎然,既将历史的脉络讲得清晰,也有许多诸如“宋太祖是明君吗”“朱元璋缘何施行文字狱”等掌故,还有他对于历史人物的心理分析,饶有兴味。读这部书,可以比较轻松地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了解王朝兴替的历程,让人有醍醐灌顶、豁然明朗之感。
第二本是王蒙的《老子的帮助》。这是王蒙阐释中国经典《老子》的一部书。书中,王蒙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经典对话,在深入经典的同时获得自己的独特角度。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不仅把老子智慧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得非常精彩,而且行文生动活泼,读后一定能体会到老子的智慧、从容、镇定、抗逆等,让人难忘。
第三本是霍金的《大设计》。这本书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结了霍金多年来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成果。书中,霍金深入浅出地向普通读者介绍宇宙的秘密,涉及了宇宙的起源和未来以及人在宇宙之中的位置,让我们对于宇宙、人生有更深的了解,看后对于世界和自己会有一个更大的视角。
第四本是朱自清的《语文影及其他》。这是朱自清先生的一部杂文集。在这部杂文集里,作者从日常生活的语言出发,精细地剖析其中的奥妙。我们自己习焉不察的东西,朱自清先生能够发现其问题。并且,他发现了问题不仅仅给予简单的评价,而是洞见隐藏其后的日常生活中的某种高度真实。这种真实让我们意识到,语言与实在、能指和所指间的实实在在的距离。语言在表达实在的同时,也遮蔽它。或者说,现实只有通过语言来呈现,但一旦经过了语言的覆盖,我们也就再也无法接触到那个现实了。朱自清先生讨论“聊天”,纵论“很好”,拆解“说话”与“沉默”的微妙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情状,无不处处见出细致的体察和深入的理解。
第五本是赫拉利的《今日简史》。这本书是《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姊妹篇。这三部书都值得读,让人对自己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这部人类史,并不强调历史细节,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如何走到今天进行深入的思考。作者在写作中引入了许多基因历史研究的成果,对于人类社会构成的理解和分析,对人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的理解都有独到的角度,对于我们不简单化地理解和思考人性大有裨益。和过去的历史观念很不相同的地方是,这一“简史三部曲”把人类的历史更加宏观化了,都是吸收了基因历史研究和宇宙与地球生成的新观念,都从地球和人的起源讲起,从人类走出非洲之后的演化到文明的发展做分析,具体的史实相对简略,让人通过文明演进认识自己,着力把不同文明的变化从大脉络上“打通”。读完这三部曲,我们能从宏观历史中更深地理解人性和世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