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5 10:42:42
来源:千龙网 作者:江 风
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老师的身影。特别是一些乡村教师也被政府部门安排参与扶贫工作,有的甚至不上课也得去扶贫。
扶贫是国家发展进程中一件大事,也是新时代发展中一项重要任务。扶贫方式不是单一的,其形式具有多样性,不管是哪种“方式”,“精准”是扶贫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扶贫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走形式主义与错位扶贫路线,由于贫困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物资的、生活的、精神的等等,因此,一定要精准研判,做好“绣花工”,确保帮扶人与扶贫对象的“无缝对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现存“贫困问题”,防止理论脱贫与数字脱贫。
乡村教师是一支具有针对性并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精神贫困的重要力量,让偏远乡村孩子从小打好受教育的基础,对其长远发展和消除未来贫困都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乡村教师扶贫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好“三尺讲台”,落实好乡村孩子受教育问题,就是对中国扶贫攻坚最好最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否则,就是对中央扶贫政策与扶贫精神精准性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
近日,安徽某市郊区农村一位乡村教师写给新闻媒体的一封关于乡村教师“扶贫”的一份信,引起了社会与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信中写到,扶贫任务加重,要求教师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还要做到教会贫困户记住所有资助政策,以免上级来检查时贫困户答不上来,同时要求包户老师,即使学校的“课不上”也要完成任务。同事聊天时讲到一个让老师们感到痛心的事情:上级检查组到附近一个区检查时,一位教师害怕所包的贫困户在检查时出差错,就冒充贫困户家人回答检查人员的问话,结果被检查组发现,老师受到了处分......
乡村教师的困惑与尴尬不仅是扶贫落实不到位,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扶贫缺乏“针对性”与“精准性”。中央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在扶贫攻坚问题上关键是要制定好扶贫方针与政策,做好“绣花功”,对于扶贫的每一步都要做到“精准”,做好筛选、比对与到户确认,细到帮扶人与帮扶对象是否合适,以及制定的帮扶计划能否达到扶贫预期目的与效果等。这些都要事先摸底和对应解决预案,最重要一点是不能将各类扶贫者混为一谈,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扶贫目的和效果,还可能与中央扶贫方略背道而驰。
乡村教师站好“三尺讲台”,关注好乡村孩子每一次渴求知识的双眼,上好每一堂课,就是对中国扶贫工作最好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