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卷首语——农民为何不愿被“城市化”?
时间:2008-07-20 12:36:17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蔡义鸿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大家知道,城市化的主要效应是集聚和集约,节约耕地、提高效益则是城市化的本来之义。然而,我国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城市化,不仅造成良田明显减少,更造成失地农民迅速增加,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后顾之忧,出现了许多农民不愿被“城市化”的现象。

对此,有学者指出“二元社会体制”以及在此框架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不愿被“城市化”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虽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鸿沟和差距仍明显存在。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农民如果被“城市化”了,并因此失去土地,却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这就等于“城市化”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命根子”。

把农民置于“弱势”地位的土地制度,则是农民不愿被“城市化”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我国,农村土地基本都是集体所有制,这就使得农民对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而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权属主体是谁?至今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也因其“弱势”得不到保障,如土地承包权就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经常可以被随意变更。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当城市用地扩张要“城市化”农民耕地时,农民不能“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靠政府或相关主体的“良知”来保护农民被“城市化”土地的权益。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农民被“城市化”的后顾之忧?有专家建议,我国应尽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并消除“二元社会体制”的不良影响,要在制度上解决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上要大胆创新,在明确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使用权的同时,应在农民对土地所有权、有偿抵押与可流转方面进行探索;同时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征地,依法保护城市化进程中被“城市化”农民的权益,坚决杜绝非法批准征占农用地、侵害农民权益的事情发生。

窃以为,只有真正地把城市化带来的利益还“利”于民,真正地让被“城市化”的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才能让不愿被“城市化”的农民自愿被“城市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