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考察世界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同样是绕不开的路。
既然“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不行,我们是否可以“包饺子”呢?实际上,无论是“摊大饼”,还是“包饺子”,都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因为造“城”造“市”的过程,就是在创造未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由于个体生活方式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身心的生活,那么,是在“大饼”的环境里好,还是在“饺子”的环境里好呢?相比之下,每个饺子都有调料,还有韭菜、白菜、三鲜等等各种不同的饺子馅,吃起来各有各的味道,可以根据人们不同的口味去选择。
城市的发展同样如此。它不仅要承担提供人们住的地方,还必须提供商业、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配套设施,以及根据地区特色,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就业等相关配套。遗憾的是,构成城市内涵的基本要素往往被忽略了,只有“城”没有“市”,让“卧城”现象丛生。此外,一些地区在开发区的建设上也在重蹈“卧城”的覆辙:白天人气很旺,晚上冷冷清清。这在中国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大量的案例。
另外,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可以看出,多中心或者城市群的“饺子”模式比“摊大饼”要好。因为不同的“调料”共同组成驱动城市发展的动力,让城市更富有活力。北京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发展模式,说明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饺子馅”缺这少那,吃起来不香。同样,一个城市的形成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