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有很多,“半城市化”算得上是一种新的提法,但指向的现象和问题却并不新鲜。《报告》中的所谓“半”,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大家都很熟悉,主要包括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些基于城乡分割体制上的权利不平等问题,已经在理论和现实中被反复提及、关注和批判过,但解决起来仍然显得举步维艰。
促进人的发展的城市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或者我们应当更明确一点说,人的发展是城市化必然前提和本质要求。城市是人造的空间,是人类聚居生活的社区。城市本来就是人类基于商品和信息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过程天然地应当体现为人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和状态。没有人的发展,城市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称之为城市化。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将城镇人口的数量、城市的数量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准,都是需要改革的。
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城市化的水平必须体现为人的发展水平而不是城市建设的水平。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说起来也不会有什么疑义。但是当我们将这样的原则放到当下城市化的具体情景之中的时候,便会出现另外一番景象。当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的公共资源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不要人的发展或者说是只要一部分人发展的城市化,只集聚各种资源但不集聚人口的城市化,只有高楼大厦但没有小饭馆、小发廊的城市化,几乎快要堂而皇之地作为一种城市化的理想目标被提出来。比如最近已经有城市提出控制所谓“低端劳动力”进入城市,通过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总量来缓解资源压力的论调也势头强劲。这些方法被看作是解决所谓“城市病”的良方,而长期以来重物轻人,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症结却因此被掩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在于我们现在的城市化的水平、方式、方向,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府意志和政府主导。由政府主导、围绕权力结构自上而下展开的城市化,必然要向GDP最大化,而公共付出最小化的目标迈进,也容易忽略人的发展,将民意、理性、文化等因素排除在外,只为产业发展和商业开发开辟道路。
抽离人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城市化的过程与人的感受出现割裂,城市的开发和建设飞速前进,人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提高,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城市公共生活无法自由伸展,城市文明也显得发育缓慢。
由此而言,城市化道路的调整,不是通过权力来安排人口和资源,也不是通过权力来解决某一类具体问题,而是要真正改变城市化的主导者,以回归城市化的健康理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