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王思敬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向新华社等媒体记者讲述了他们那代人的青春故事。
1954年,年仅20岁的王思敬和同学们到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开启了长达8年的留学生活。他“开发”出了一套“背书”方法,攻克了俄语难关。并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风餐露宿开展野外地质勘测实践,常常一走就是半个多月。留学期间,他参与了不少大型水电站的建造过程,回国后,这些经历都派上了大用场。
王思敬强调中学时期对人的影响和塑造,“我就读的上海吴淞中学,图书室门楹上挂着的‘祖国在召唤’五个大字,一直影响着我和同学们的深造和择业。”
毕业归国后,王思敬为若干国家重大水电工程和大型国防地下工程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在地下核爆炸及工程防护、矿山及环境工程以及工程地质力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
如今虽近耄耋之年,王思敬仍坚持在科研一线。在他看来,青年时代是人生最好的一段岁月,要抓紧时间锤炼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在现代社会,个人很难预计未来的职业变化,因此,全面的能力和基本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就是要时刻保持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