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晚的《新闻联播》中出现的一幕:有人在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时,数度哽咽、激动落泪,无数人亦为之动容。
他就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他说:“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海南郑重宣布:在海南全岛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分步走、分阶段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真的,全场很激动(扬起双手,哽咽),因为为了这个事情,我们期盼了30年。有了这一条,海南真的会实现我们的海南梦(哭了)。”
1988年海南刚建省,37岁的迟福林是第一个到此报到的中央下派厅局级干部。他曾担任中共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体制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亲历了海南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参与了包括自由贸易港在内几乎所有海南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如今,他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以及多所国内大学的兼职教授。2008年他出版了专著《痴心热土——20年的梦想与追求》,今年,他又写作了新书《我的海南梦:痴心热土三十载》。
提问一:中央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上宣布海南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下一步该怎么走?
迟福林:正如总书记说的,海南这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历史见证。30年来,海南的GDP增长57倍。海南的今天和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说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海南是陆地最小的省份,但它是海洋最大的省份。未来服从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走向自由贸易港,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央积极主动推动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一个最重大的实际行动。
如今,海南全岛成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将以更大的开放力度,全力办好经济特区。应该全岛一盘棋,“多规合一”,走改革开放的路子,释放全省的资源价值潜力。
提问二:我国已经设立三批共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的自贸区有何特点?海南会超越香港等自由贸易港吗?
迟福林:海南最终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港,而且全岛将近3.5万平方公里,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身为离岸岛屿,自然地理条件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
根据中央的指导意见,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和香港、新加坡比,建设自由贸易港还是要从海南自身的资源出发,我想它的后发力是比较强的。
我看到一些报道说,香港担心会被海南取代。但我认为:海南不但不会取代香港,相反给香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香港免税店可以扩大到海南、免税企业可以进海南,免税产品链条长了,发展空间更大。我一直呼吁促进港澳台参与海南建设,加大对港澳台资本进入的政策支持。港澳台企业应视同国内企业,给予税收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提问三:除了旅游方面,设立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还会给普通人带来哪些利好?
迟福林:它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工作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多方面好处。自贸区和自贸港的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很高,有利于人们创新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二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以发展服务贸易为重点,不是一般转口贸易。而服务贸易(旅游、金融、通讯、信息等行业)本身,可以提高人们的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收入。三是海南的教育水平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明显提升,海南的国际化程度也将更高。
提问四:中央多次强调,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自贸区的海南,在城市化进程中怎样做到“多规合一”?
迟福林:海南的城镇化要全岛一盘棋。多年的发展实践中,海南各市县由于规划不统一,出现了产业重复、职能交叉、资源浪费等问题,海南逐渐意识到必须打破市县行政区划藩篱,做好各项规划的统筹衔接,协调全省发展。
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海南又自我探索了“海澄文一体化”、“大三亚”旅游圈等本地发展之路,以实现土地、产业、生态保护等规划的协调统一,打破市县行政区划和利益藩篱,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建设自由贸易港,海南将逐步构建起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特色产业小镇四级城镇结构,形成以海口、三亚为省域中心城市,以儋州、琼海为区域中心城市,以县城镇及特色产业小镇为重点,以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为补充的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体系。
海南岛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一块试验田。只要符合中央精神和海南实际,就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充分发扬特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