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以“中国城市改革开放发展四十年”为主题举办年会,向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城市改革开放发展40年”,就“中国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智慧安全城市”、“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破解“大城市病”、“新型城镇化的社会融合问题”、“移民与城市活力”进行了探讨。
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吴志强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40年。
吴志强在演讲中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从1978年到2018年这四十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到现在的58%。40年增长的6.4亿人,平均到40年,一年就是1600万人。中国的城市人口,今天已经超过8亿。40年来中国的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大幅提升。
四十年来中国的城市用地,在整个国土面积中的用地大幅度提升。随着人口的城镇化和经济的城镇化,整个社会的城镇化也在急剧上升,市民社会的雏形已经在中国悄然崛起,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加固了整个市民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快速向前推进。
吴志强指出,城镇化的前半段中国人民用勤劳推进,后面一定要用智慧推进,完成五千年历史上伟大的历史变革。“未来的40年,我们将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双向提升的时候,我们才共同地完成这么一件中华民族进入城镇化的新的时代,必须双向提质。”
以下为吴志强发言实录:
中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40年
特别高兴有这个机会在下面这个环节中间第一个发言。我的发言主要是基于原来有幸参与徐主席领导我们做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课题”中间的一些材料。当时在做的时候,自己做了一部分工作。
第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从1978年到2018年这四十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到现在的58%,完成了40%的城镇化率的提升。多少人?6.4亿人从农村到了城市。这6.4亿人占了今天总人口的46%,中国现在人口中间的46%是6.4亿人,从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到了城市里来。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小组一直在跟踪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这条红线就是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之前,我们长期的中国的城镇化一直是压抑状态的,文化大革命甚至是倒走了一段。刚才徐主席带我们回顾了一下1978年,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城镇化率逐步地上升。到了新世纪以后,又可以看到它再次起翘。到今天,我们看全球城镇化率的时候,实际上有一半国家在我们之下,一半国家在我们之上,实际上我们只完成了前一半道路。
第二,40年增长的6.4亿人,平均到40年,一年就是1600万人。但是实际上每一年间所增长的差非常大,最多的一年比最少的一年,四十年中间要差四倍。比方说1980和1990年,一年只增长了650万,精确地说1980年是545万,1990年是655万人。而最高的年份出现在1995年,1995年以后每年都在2000万以上,最高的年份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2012年,这一年中国人有2500万从农村里进入城市。
1985年的640多万,1990年的655万,而到95年之后中国每一年进入人口都是2000万级的水平上。之前都是一千万级,甚至不到的情况。要看得很横出,现在我们一年进入的人口量是在这么一个规模上,而且每一年大小之间差异非常大,不是笼统地说。而这个大小事关重大,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发展。我们参加徐主席大的项目的时候,可以看到每一个农村家庭都首先把自己家里最好的劳动力送给了中国的城市,家里是雁式的梯队,最好的劳动力是爸爸,爸爸先走。最好的劳动力是儿子的话,儿子先走,把最好的劳动力项城市输出,徐谈到农村的问题,把最好的农村劳动力都拿出来,我们看到农村有很多问题。
三,中国的城市人口,今天已经超过8亿。40年来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对中国人来说,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喜欢中国农民8亿,但是实际上到了今天变成8亿城市人的概念按,从8亿农民的国家变成8亿城市人的国家。这就是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农民7.9亿,城市人口1.7亿;2018年,农民5.7亿,城市人是8.1亿。中国农民真正超过8亿人,就是1982—2000年的8年,是中华民族中间真正的8亿人。2000年以后就开始大量下降,这期间中华民族农民最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8.6亿。21世纪以后中国农民数量从8亿后快速下降,再也没有超过,而且这18年来,2000年到现在2018年18年快速下降。
中国农民数,从不到8亿,超过8亿是92年到2000年。2000年下降以后就直线下降,这18年又降了2.5亿农民。2010年关键点上,2011年年初,中华民族到了剪刀差的时候,中国的市民超过了中国的农民。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非常重要的是中国的市民超过了八亿,第一年是2017年,我们今天可以说中国是8亿城市人口的国家。
四,除以上以人口百分比来看,40年来中国的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大幅提升。提升到什么程度?1978年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36%,到今天已经是国际经济中间80%全部是城市诞生的,提升了44个点。
说明什么呢?实际上农村在增长,城市长的更快。灰色的是整个GDP,蓝色的是城市的GDP,然后是非城市的GDP,是这么一个增长趋势。
蓝线是城镇化率,还有一条线是中国城市经济占整个GDP的百分比,比人还高出20个点左右,实际过去40年经济的城镇化高于人的城镇化近20个点。经济城镇化领先于城镇化人口,最高的年份出现在2003年,这时候领先到28个点。
五,四十年来中国的城市用地,在整个国土面积中的用地大幅度提升。
1981年建成区面积7438平方公里,到2016年是54331平方公里,增长了7.3倍。但是从总量上说,从国土面积上来说占了0.08%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土地,增长到现在占整个国家的0.56%。最关键不是土地比例的问题,更重要是选择哪些土地进行城镇化的问题。
用地增长7.3倍,人均用地也在增长。这个事情不可持续,必须把人均用地快速地提品质,而不是简单扩张。
六,随着人口的城镇化和经济的城镇化,整个社会的城镇化也在急剧上升,市民社会的雏形已经在中国悄然崛起,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加固了整个市民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快速向前推进。所以,城镇化也包含了人口的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
人均GDP、地均GDP的变化,非常重要,城市里每一平方公里上GDP增长得非常厉害,改革开放最早的数据是1981年,现在涨势非常非常大,但还远远不够。
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的城镇化的道路来看,从10%到100%的过程中,人均的GDP快速增长。在增长的过程中,到66%会产生重大的分野,一组国家往上走,还有一组国家在往前走,掉到了中等收入陷阱里。这些国家不会超过人均18000,绝大部分的国家都不会超过18000。我跟踪了219个国家,一部分国家转型,一组国家是以意大利和奥地利做代表,他们到66%就不再走了,国家留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农村,国家就开始大规模提升它的GDP,并没有往前走,而是转型,非常清楚地进入第二阶段。我提出可以剩余的城镇化的模式,还可以剩余多少?留了三分之一的模式。另外一种,德国、瑞士为典型的75%,国家留下四分之一的人一直在农村里。第三种模式,英国和美国,国家留下五分之一,到了80%转型,不再走,留下这些在农村。这三个例子告诉我们农村的好,一定是最后的人口全部走光,全部走光就掉到陷阱里,所以农村是我们提升品质非常重要的保障,这是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假如农村人口不好,所有农村人口全放光,阿根廷、致力、巴西,最后全部放光90%多,最后不会超过18000美金,无法超过,因为所有人出来都是体力劳动,不是最后脑力劳动的转型。
放空的第二个失败模式是“高位放空”,日本人当时一直走的是德国和瑞士的模型,占75%。但是1994年开始,在高位75%又放掉了20%的人。今天日本人是95%城镇化率,在发达国家少有这种做法的,就是走到死胡同了,全国的农民中间只有5%的人口只是真的走不动了的老头、老太太,这是整个农村的大失败。这种模式中国一定要避免,我们以后要不断强调。
中国各个省也在这个过程中间,第一组直辖市不说。第二组,东三省。第三组,20%—30%起步的所有大的省。在逐步向前走的时候,它们的GDP都在提升,广东的模式非常转型,城镇化60%多现在急剧转型。第二组是沿海组加上内蒙。中国的第三组,大部分都集聚在50%左右。西藏走出了一条特殊的城镇化的道路。
假如把我们的省都放在世界版图看,我们一点都不可以放松,我们要清楚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的分界点上,我们必须转型,走出第二条发展道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口都放掉,而是要把农村做好,城市治理也做好。
最后收尾,城镇化的前半段,中国人是以辛劳的劳动力推进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体力的城镇化”。而未来的40年后半段,以我们的智慧创造来推进的。我们把它称智力的城镇化,以智力劳动推进,否则我们会掉进坑里去。
勤劳和智慧的中国人民,前面用勤劳推进,后面一定要用智慧推进,完成五千年历史上伟大的历史变革。假如邓小平同志提倡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农民人口城镇化的一种可能性的话,每一年是1600万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未来的40年,我们将我们的城市和农村双向提升的时候,我们才共同地完成这么一件中华民族进入城镇化的新的时代,必须双向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