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俄新社5月28日刊登题为《非洲将成为世界工厂,多亏中国人》的文章,作者为德米特里·科瑟列夫。文章称,在过去20年将自己的国家变成世界生产车间的中国人现在将这一经验成功传授给整个非洲。
文章称,未来世界的面貌正在改变,世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部分同样如此。鉴于中国对非洲的开发,这样发展半个世纪后世界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值得思考。
先从事实开始。根据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网站的研究报告,2009年起中国成为非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2014年贸易额增至2200亿美元,随后的危机年代降至1800亿美元,但中国在非洲仍是头号伙伴。同时,中国在投资和贷款方面同样领先——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向非洲国家贷款1000亿美元,是2010年的50倍。
非洲国家生产什么?根据2017年的数据,仅在中非发展基金的项目框架内,生产了1.1万辆卡车、30万台空调、54万台冰箱、39万台电视和160万吨水泥,产品提供给当地国家、中国和第三方国家的市场。100个工业园区在建或已在运转,其中超过40%投入运营。到2016年底时建成了5756公里的铁路、4335公里的公路、9个港口、14个机场、34座发电站、10座大型和约一千座小型水电站。这些都是盈利项目。
文章称,中国在援非方面同样超过美国。这是必要的,因为新工业化的非洲正在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结合,直到中国大部分的生产部门全部或以生产环节中一部分的形式挪到那里。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一本名为《未来世界工厂》的书,书的内容正是关于这点——关于过程的实质,关于移动方向,关于非洲今后或变成中国不久前的样子,成为为全世界生产一切的地方。
文章称,这个过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在非洲进行了首批试验,直到如今种子才猛然发芽。
文章称,回想一下仅一百年前的非洲是什么样子的,比利时、葡萄牙、英国和法国占领了非洲的大片土地,现在留下的只有这些国家的语言,殖民主义的失败是漫长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其中融合了简单的经济逻辑(贪婪和掠夺)和殖民者要求的将“野蛮人发展到”无与伦比的西方价值观水平的思想。非洲社会没有变成西式的,没有如他们所期待的那样发展,西方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陷入困惑,不仅在非洲。中国则并没有试图改变人们的本质,而是理解非洲人所拥有的。
文章称,这可能就是半个世纪和一个世纪后世界可能的样子,如果未来的非洲是生产复杂产品,培养工程师、技术员、医生和科学家的地方——并且这一切归功于中国,那么未来世界的道德和其他领导地位将属于谁?(编译/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