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07 09:57:02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丰
近日,某杂志一篇《数学天才坠落之后》,受到当事人付云皓的反击:“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
其实上,该稿件的基本事实并没有太大问题:作为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得主,曾被寄予厚望的北大数学高材生付云皓,当初没能从北大顺利毕业,如今辗转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书。对这一基本事实,付云皓没有提出质疑。他的解释不过是,教未来的小学老师学数学,并不是什么“坠落”,而是真正的“脚踏实地”。
从舆论的反应看,支持付云皓的人占多数,甚至有不少人反而认为采访者“堕落”了。
付云皓现在的生活状态,其实还算不错。他喜欢给学生上课,而不少学生也喜欢他;他还热爱着数学,他的观念,确实可以影响到一些小学老师,提高更多孩子对数学的认识。可以说,不管是从“内向”(对自己)还是外向(对社会)来看,付云皓的工作都是“有价值的”,他无愧于数学高材生这个称号(虽然只是肄业)。
一些认为付云皓“坠落”的想法,是假设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主,未来应该继续研究数学,成为数学家,或者是社会精英。这是“应该有的位置”,也就是判断付云皓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这件事最终却测试出人们观念的变化:原来很多人已经接受了“多元的”成功论。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生活,就算是成功了。
在网上留言支持付云皓的,可能是年轻人居多,他们普遍受到较大的生存压力,而且这压力对自己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他们对过去那种成功观有一种厌倦甚至反叛。很多父母可能就不这么看,不然的话,奥数就不会这么热门了。
但是,这毕竟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趋势:我们该如何看待成功呢?现在看来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解释。一个数学高材生,到底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卖猪肉可以,当流浪歌手可以,教“二本师范”当然也不错。
这种“新趋势”可能还非常薄弱。即便是付云皓本人,对自己的“脚踏实地”也并不是很满意,他想过考博士,重新回到科研的序列中。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思考那些数学命题,只不过没有像科研工作者去形成论文而已。我们从他的回应中可以读出他的豁达以及他对学生的爱,这让人感动。能够达到这种状态,他一定是克服了很多东西,仅凭这一点,他就称得上“成功”。
很多人都喜欢渲染某种“焦虑”,甚至构建某种并不存在的“焦虑”。但是,在这样的事件中,我们也能观察到深处的民意:大家都渴望能够宽容地对待“个人”,个体命运,当然都是个人来承担。但是,一个更宽容的社会环境,无疑有利于人们疏解压力。这可能是一个更成熟的社会形态,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中国都经过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现在或许已经站在了这样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