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张正良:二三线城市进入“堵时代”
时间:2011-05-25 09:52:20  来源:企业观察家  作者:张正良 

交通拥堵并不是城市的本意。包括众多二三线城市在内,“治堵”已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如何去做,怎样做好,考验的是各个城市为政者的智慧。

似乎是为了印证交通拥堵这一流行性“大城市病”的强大感染力,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苦苦挣扎”之后,中国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也纷纷“中招”,一个接一个出现严重的“感染”:城市越来越大,路网越织越密,车辆越聚越多,拥堵越接越长,而市民的出行情绪则越变越差……

更严重的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机动车辆将迅猛增长,而城市生存资源愈发短缺,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如此生态之下,杭州、武汉、郑州、西安、合肥等众多二三线城市几乎无一幸免地都将滑入大城市“小交通”甚而“无交通”的深渊,交通拥堵渐成限制中国二三线城市未来发展的最大瓶颈。

“今天你堵车了吗?”

当交通拥堵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而且愈演愈烈,城市居民之间的问候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焦虑、困惑、期待与无奈一起写在他们的脸上。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67个城市中,约有2/3在高峰时段出现道路拥堵。这表明,交通拥堵已经不再是某些一线城市的“专利”,在广大二三线城市中也已然成为常态,而且愈演愈烈。

素有“行车难、打车难、停车难”三难合一之称的沈阳,其实早已跻身“堵城”行列。截至2010年12月初,其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外地出入的车辆则多达120万辆,而其全市道路只有50万辆的承受能力,道路面积缺口巨大。

如果单从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上看,南京绝对是中国数百城市中的翘楚,连续多年来一等“畅通工程”的桂冠绝非浪得虚名。但南京也不是世外桃源,交通拥堵依然存在。目前其主城区道路网络总体负荷年增长率在6%左右,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18公里/小时,老城区主干道为13公里/小时,老城区外主要道路为29公里/小时。

雄踞大江南北的武汉三镇很久以来都在饱受“堵车之痛”。中心城区机动车高峰时段流量超过7000辆/小时的交叉口超过50个,汉口巷口路、武昌傅家坡等20多个路口车流量更是超过10000辆/小时,而贯通南北的长江隧道近两年日均通行车辆已接近饱和,武汉整个城市交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而类似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这样的城市拥堵问题也日渐突出。它们的交通受环境影响很大,一年至少一半时间处于冰雪天气之下,路面冰滑,造成行车速度下降,使得原本就处于饱和状态的交通“雪上加霜”。

糟糕的是,交通拥堵并不仅限于沈阳、武汉们,它们的众多同类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一样在拥堵中煎熬,甚而更加惨烈。中国城市的“限时代”“堵时代”也许真的已经来临。

病灶缘起

如此众多的二三线城市集中感染“大城市病”让中国的城市管理者猝不及防:为什么会这样?它的生成原理到底是什么?

这当然不是无源之水。实际上,溯源而上,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公认的看法是,尽管广大二三线城市在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相去甚远,但导致交通拥堵的因由却大致相似。

“摊大饼”式发展,单核、团状的城市形态与现代交通手段矛盾重重。中国的城市大多有一个历史沿革问题,而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形态多为单核团状结构、成片发展,步行是其最基本的交通方式。计划经济时代,自行车这一慢速交通工具主宰了城市人的出行。这种情势下,密集紧促的空间结构形态是城市扩张的首选,而当前以机动车为主体的现代交通机动性强、速度快,适合于远距离出行,在城市沿袭下来的狭促的道路上行走,自然举步维艰。

一直以来,我国的城市街道既有交通功能也同时承担着社会公共交往的职能,在慢速交通状态下,交通与公共活动的混合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城市公共活动与城市交通交杂、混合,根本不符合现代汽车交通的技术要求。

而现阶段,中国很多城市往往还是以行政中心为中心,环状发展。中心城区外的商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土地开发速度,一部分出行无法在外围区域内“消化”,转而集中进入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因而出现很明显的潮汐交通现象。

在二三线城市中保有车辆最多的成都,其道路布局是环状结构(三条环线+绕城高速),大部分的商圈和办公区域都集中在二环路以内,而近年来修建的居民社区多位于二环路外乃至三环路以外的郊区,因此上下班时出入城市的车流量极大,交通拥堵司空见惯。

而城市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也成了交通拥堵的一大诱因。总的来说,中国的大中城市都缺乏对机动车的总量规划和使用控制,购车门槛低,包括燃油税、停车费等在内的使用成本也低,这就极大地刺激了机动车的无节制使用,直接导致交通拥堵。在很多二线城市,停车空间与停车设施的严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占道停车现象相当普遍,这又极大地降低了道路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通拥堵,并形成恶性循环。

与车辆迅猛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城市道路建设十分滞后。中国二三线城市紧步一线城市的后尘——先发展汽车再修路,这就使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道路建设速度,市区交通总量供需严重失衡。

当然,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大问题很可能还是城市没有形成方便、快捷、便宜的公交系统。市民出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便,必然导致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增加,从而加重拥堵。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公交出行分担率普遍很低,占城市居民总出行量的10%~25%,与发达国家40%~60%的出行比例差距很大。很多城市“公交优先”还停留在口号上,线网布局和车辆配置与城市发展相去甚远。

北京生病,全国吃药?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与车辆迅猛增加,交通拥堵一天比一天严重,国内二三线城市集体处于“大城市病”全面爆发的临界点。

“疏导交通迫在眉睫,”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博士杨新苗说,“现在是二三线城市科学治堵的最后时机了,一旦错过,后果不堪设想。”

但目前所能看到的治堵是:北京今天出台了一个治堵措施,随即类似的治堵方案就会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一线城市成了各个城市仿效的标杆,形成“北京生病,全国吃药”的不正常局面。

这很可怕。因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许多治堵措施都是应急之举而非长久之计,盲目跟风反而扰乱了城市的正常发展秩序。而实际上,许多城市远没有达到限车的地步。

“治堵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是个系统工程,”杨新苗说,“这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城市交通政策和指导意见,包括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汽车发展政策、出租车发展政策、自行车发展政策等,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譬如鼓励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还是设置摩托车专用道,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不可否认,“摊大饼”式的发展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城市交通拥堵很大程度上与围绕一个中心城区环状发展有关,今后大城市必须形成多中心疏导化发展。城市要多中心,而且每一个区域要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良性循环的区域中心,防止出现功能过于单一的区域。我们可以作为镜鉴的是,1958年,东京中心城区交通已经饱和,拥堵问题十分严重,其解决的办法是,中心之外建立副中心,目前东京是“一主七副”的格局,城市拥堵得到根本缓解。

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在做城市规划时很少考虑与交通相关的问题,这让交通永远被动应对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未来城市建设项目开发选址前必须先做周围的“交通影响分析”,论证可行性,然后适当调整,从源头上控制拥堵的发生率。

当然,“公交先行”应该是治堵方略的重中之重。公共交通高水平发展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核心。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必须明确要建立公交城市,而不是建设小汽车城市。公交线路的铺展必须走在城市发展的前面,同时对私人交通进行引导和必要的调控。

但从小车文化向公交文化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除了公交,步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也应该是我们倡导“绿色交通”的一部分。二三线城市面积较小,居民上班、上学等的出行距离相对较短,如果城市能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公交建设统一起来,完全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这方面,巴黎推出的“单车自由骑”项目效果奇佳。

提高城市智能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缓解交通拥堵的一剂良药。治堵的核心思想是确保人的道路通行权,尽力打造宜居、宜行环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点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新加坡在全球率先采用了电子道路收费系统,鼓励大家减少在繁忙道路高峰时段驾车;巴黎市内主要路口的红绿灯附近均设有测速仪,检测不同方向车辆的行驶速度,自动分析道路畅通情况,帮助交通指挥中心自动调控不同方向的绿灯通行时间。

客观地说,城市的生长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任何抑制与消极的方案只能成就于一时而不能成为一种常态。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特点,在治堵方面没有千篇一律,只有各尽所能,积极探索。

交通拥堵并不是城市的本意。便捷、通畅、愉悦,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已经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如何去做,怎样做好,考验的是各个城市为政者的智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