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朱启臻:乡村治理重教化
时间:2018-03-08 14:31:28  来源:城市化网 

    城市化网讯  前不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城市化委员会委员朱启臻在光明日报发表《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文明智慧》一文。文中谈到了一个观点就是乡村治理重教化。他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表现出诸多社会功能,其中教化功能被认为是乡村所特有的。“作为天然教化空间,千百年来,乡村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让人们达事明理、明辨是非善恶。农事活动、熟人交往、节日庆典、民俗习惯、地方经验、村落舆论、村规民约等,都是维系村落价值取向和有序运行的重要载体,它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使得乡村教化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据。”

    全文如下: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如何把生态文明贯穿于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难题。

  乡村是生态文明的宝库,我们用生态文明视角审视乡村生产与生活,就会发现:生态理念体现在乡村的各个构成要素之中,形成完整的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包括信仰、习俗在内的乡村文化等各个方面。这些要素相互渗透、影响、制约,无一例外地充分体现着生态文明理念。

  作为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念,敬畏自然的信仰,顺应、利用自然的智慧,在乡村生产生活中都体现得十分充分。因此,乡村传统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智慧源泉,而生态文明理念也给乡村振兴的内容与途径提供了理想模板。遵循乡村生态文明体系,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生态产业多智慧

  传统乡村产业是生态的,所形成的是生态产业。乡村产业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生产的有机循环。在乡村,有机循环既体现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也体现在生产与生活之间。它实现了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物尽所用,减少了生产、生活垃圾。传统农业几千年地力不减的奇迹,就源于这种有机循环理念。正因如此,循环农业理念成为世界瞩目的农业生态文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在乡村,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一是食品贮存与加工——丰富多样的食品制作形成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延伸到餐桌案头;二是乡村手工业——利用农产品及其废弃物(诸如秸秆、废旧布料等)发展出编织、手工制鞋、造纸、酿造、木工、剪纸等乡村百工,很好地实现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成为现代融合产业的原型。

  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在乡村,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源于乡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和多样性的需要。传统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乡村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也孕育了各地独具特色的多样化产业形态。多样化农业有助于满足多样化需求,也可有效分散风险。产业兴旺要坚持质量兴农、多业并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通过组织创新实现多样化农业的规模化。

  低碳生活方式。在乡村,低碳生活不仅体现在节俭的生活传统,也体现在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去货币化的消费方式。无论是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拒绝浪费的习惯还是就地取材的理念,都极大地避免了片面专业化带来的长途运输、过度包装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充分体现着人类的生态智慧,可谓现代化进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身心健康更宜居

  提到宜居,人们很容易想到自然环境好。的确,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宜居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宜居还包含许多其他内容。从生态视角看乡村宜居环境,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乡村内部环境以及基于此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

  绿水青山、肥沃的土地、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物种,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物质基础。从内部环境来看,乡村是否宜居,既体现在村落、院落这两个生态循环的重要节点和能量交换场所的完整性,也体现在乡村道路、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更体现在人与环境和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就是说,生态宜居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基于传统乡土熟人社会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无疑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

  怡人的村落环境、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源条件、低碳自给的消费方式、和谐的邻里关系、群体闲暇活动以及与大自然节拍相吻合的慢节奏生活等,构成了乡村独特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乡村传统为乡村宜居生态建设提供了模板。

  乡风文明有活力

  乡村生态文明不仅表现为山水风情自成一体,特色院落、村落、田园风光相得益彰,更表现在乡村所具有的文化生态体系。

  乡村文化生态体系是乡村文化的总和,包含农业文化、民间信仰、道德系统、风俗习惯、娱乐方式、地方戏剧、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内容,也包括蕴含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内容。其中,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乡风传统,既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乡风文明,不是要另起炉灶建设一套新文化,而是要在遵循乡村文化生态体系及其发展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沿着乡村文化谱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家风、家训传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对现代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重视乡村文化娱乐、科学普及、民主法制教育以及移风易俗等现代文明建设。不顾乡村文化生态系统而简单复制城市文化或想当然地引入外来文化,往往会难以融入乡村原有文化系统而成为项目“孤岛”——这也是当前众多乡村文化项目成为摆设的重要原因。

  乡村治理重教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表现出诸多社会功能,其中教化功能被认为是乡村所特有的。

  作为天然教化空间,千百年来,乡村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让人们达事明理、明辨是非善恶。农事活动、熟人交往、节日庆典、民俗习惯、地方经验、村落舆论、村规民约等,都是维系村落价值取向和有序运行的重要载体,它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使得乡村教化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需要以乡村自治和德治传统为基础。在村落里,人们使用共同的资源,维护共同的环境和秩序,逐渐形成共同的信仰和行为规范,也就有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乡村治理文化。

  乡村是以熟人社会为前提的人情社会,人情与道德、习俗、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德治资源。从个人品德修养到家庭美德、乡村公德的培养,从节日习俗礼仪到乡村群体文化娱乐活动,形成整套不成文却令个体难以抗拒的教化制度。丰富的自治和德治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发扬光大,可以对乡村治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乡村价值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善于从乡村传统中汲取生态文明智慧,又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态文明成果。需要指出的是,乡村传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模板,但并非说可以简单复制传统乡村的生态文明,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与方法创新,使传统乡村的生态文明智慧在新的历史阶段发扬光大。近些年,各地涌现出大量乡村建设的典型,例如湖北竹溪县的“优秀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山西运城盐湖区的德孝文化“五进”活动、河北馆陶县的特色小镇建设、四川成都市“小组微生”(“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简称)乡村建设模式、浙江上虞的新乡贤文化等实践,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乡村问题,是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如今,乡村仍然被不少业内专家誉为“生态文明密码的携带者”,其重要价值仍需深入研究和整理,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依据。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