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7 10:08:21
来源:东方网 作者:黄齐超
因认为今日头条APP未经本人同意上传了手机通讯录信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刘先生将今日头条运营方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今日头条)告上法院,索赔1元并要求对方道歉。新京报记者今日获悉,目前海淀法院已经受理此案。(3月5日《新京报》)
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手机软件APP能更专业地服务于用户,赢得公众的认可。然而,有些APP经意不经意地收集、记录你的个人信息,比如“日志信息”、“设备或应用信息”、“位置信息”等用户个人信息上,必须选择“同意项”,让你没有否决权。
刘先生原本是今日头条的用户,在一次换了手机重新登陆今日头条的APP后,今日头条的APP竟然向刘先生推送了他通讯录里的原有联系人账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日头条没有经过刘先生的允许,偷偷地上传并且记录了刘先生原来联系人的账号。用法律的标尺去衡量,今日头条的做法显然不规范。事实上,刘先生的遭遇不会是孤例,偷偷记录并上传用户信息的APP,也绝非仅今日头条一家。那么,在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焦虑的当下,这样的做法难免让用户忧心忡忡。
我们不反对APP实名制,毕竟,这样有利于平台管理注册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可是,APP管理平台收集、记录用户的日志、位置等信息数据,到底有何企图?难得真的只是为了更精准地推送内容?能否切实保护好个人隐私?这些都需要有大大的问号。要知道,日志、位置以及设备应用等网络数据,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理应被列入到保护的范畴。如果APP平台需要用到这些隐私,且有收集、利用用户隐私的必要性,那至少应尊重并切实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诸如今日头条这样的APP,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络足迹、兴趣爱好,甚至偷偷地上传了这些隐私数据,其行为有违法嫌疑。表面上看,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精准的推送内容,为了用户重新登陆时的再提取,然而,这种不尊重用户知情权的行为,能保护好用户的隐私吗?
现在,刘先生起诉今日头条,要求今日头条道歉,更正错误做法,并赔偿1元钱。当然,刘先生如此要求,当然是为了警示今日头条对用户信息、隐私的尊重和保护。而法院刚刚受理刘先生的起诉,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法院的判决。但在笔者看来,无论结果如何,都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包括今日头条在内的所有APP,在保护用户的隐私时,应在法律的框架内保护应多些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