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对不劳而获的“穷游”难道没辙?
时间:2018-02-01 11:31:32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维  
       1月24日,来自甘肃、年仅27岁的“穷游者”孙永(化名)被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但就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吃喝玩乐,固然令人心想神往。但,这必须是要建立在自己的物质基础之上。事实上,我们人生路径通常都是前半生忙于打拼赚钱,积累财富;后半生外出旅游,享受天伦之乐。

  然,这位来自甘肃的年轻人孙永(化名)却是与众不同,正值血气方刚干事业的年纪,却整天到处“穷游”,没吃没住就找救助站,在全国各地就是靠着一边“穷游”;一边找救助站维持生计,最后被救助过234次,真可谓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城市救助站通常都是用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对那些老弱病残,临时落难者等,像这么一个要身体有身体;要年纪有年纪的年轻人为何也常常光顾救助站,混吃混喝?而且还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穷游”者,这简直就把救助站当成自己家了,把公共资源当成私有财富了,要吃要喝随时都可进得来、出得去。要说孙永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那倒也情有可原。

  可问题是,他也是有家的人,为什么在他一而再,再而三进入救助站,在全国各地“穷游”就没辙了呢?绝对不是。笔者认为,问题看似出在孙永身上,其根子还在救助站和其孙永的家人那里。

  作为城市救助站,我们在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过程中,假如能把工作做细点,做实些,也不至于让孙永“穷游”进救助站234次。尤其是像这么血气方刚,且又是身体健全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他的情况摸摸清楚呢?尤其是在当前通讯设施相当便捷的情况下,不要说各地救助站能够保持信息畅通,就算与其家人联系也是十分方便。

  所以说,一旦发现孙永还是三番五次出现在救助站,我们完全可以与其家人联系,将他接走,无需为其承担食品费、住宿费以及返程车费等。

  再说,孙永家人也要好好反思。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不去干事创业,却整天只想着过贪图安逸生活,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病态吗?如果家人能引起重视,或是,带他看看心理医生,或是在心理上对其正确引导,对其行动多加关注和约束,那么孙永就不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