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随手点开几篇养生文章,今儿打开客户端一看,推送的养生内容铺天盖地。”网友贝克在朋友圈吐槽,不仅养生类内容成刷屏之势,耸人听闻的标题也让他哭笑不得,“女子用热水泡脚后死亡,冬季养生别无他法?”“人体这个‘洞’藏匿了1400种细菌!”用机器算法代替大量人工编辑,根据用户浏览轨迹推荐同类信息,这种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如今正被越来越多新闻客户端所使用。(1月4日《北京日报》)
这位网友遇到的“机器编辑”新闻推送,每一个喜欢在手机界面阅读的人都遇到过。我的手机里装了不少新闻客户端,主要就是想阅读新闻更方便。然而,这种阅读新闻更方便的诉求,遇到的却是不断被骚扰。
前几天,点开一家客户端看了“绿萝种植”的内容,第二天再打开客户端看新闻,铺天盖地都是“绿萝种植”内容。只要你浏览过某一方面的内容,过不了几天相似的内容就会把你的手机刷屏。看了“车祸新闻”,“车祸新闻”就接踵而来;看了“农村新闻”,“农村新闻”纷纷而至;看了“娱乐新闻”,所有明星的“那点事”也就不约而至了。
表面上看,依靠“机器编辑”分析浏览数据,提供的“精准推荐”是一种阅读服务,而实际上是一种骚扰。今天阅读了“某类新闻”,并不意味着明天还想读“某类新闻”,你教条的“热情服务”演绎的是“善意骚扰”。而且这种智能推荐下对读者的盲目迎合,导致内容单一化、同质化、低俗化,把获取新闻的媒介变成低门槛的娱乐平台。具体来说,“机器编辑”存在的问题如下:
其一,反复推荐。你看了某个新闻,而这个新闻,不同的媒体刊发的时候,使用的是不同标题,而机器会认为“不是同一条消息”,就反复推荐给你,一看标题就知道是“看过的新闻”。
其二,旧闻来袭。“机器编辑”只负责推荐“你曾经看过的类型”,它可不管是啥时候发生的。有的时候,一个月之前的,半年之前的,甚至是一年之前的旧闻也推荐过来。很多内容是低俗的,来源也不是正规媒体账号,而是自媒体的粗制滥造。
其三,缩小范围。看新闻喜欢网络天下,什么样的新闻都喜欢看,很少有固化的“就看某个类型”。然而,就因为你“看过某个类型”,“机器编辑”就一直这样推送,打开客户端,看到的新闻范围被机器缩小了,就像是坐井观天一样。
减少人工,减少开支,是一些媒介考虑的事情。但是,“机器编辑”永远不能取代“人工编辑”。“机器编辑”能力再强大,也只是工作量可以高些,而甄别的能力还是不如活生生的人。新闻客户端,别让“机器推荐”成“善意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