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层呼唤更多“狗不咬干部”
时间:2017-12-08 09:59:42  来源:华每日电讯  作者:宋常青 

    几年前,记者曾参加一次全国范围的干部作风调研,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说起他鉴别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时,除了听干部怎么说,还有一个直观的指标,就是看这名干部入户时“农民的狗咬不咬”。有的干部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入户时狗吠不止,对这样的干部要打个问号。

  “知屋漏者在宇下”。干部要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就必须经常进村入户。记得小时候,很多乡干部都住在我们村里,乡亲们白天忙完地里农活,吃完晚饭就喜欢去找干部聊天、反映问题、办事,并没有“上班时间”“八小时内外”的区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镇干部把家安在了县里、市里。他们把乡镇工作当成了“上班”,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县里、市里睡觉。在一些地方,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干部像候鸟,老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人难找;办事要赶紧,晚了就白跑。”

  不光乡镇有这种情况,县一级领导干部“走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记者发现,一个县区的常委班子中,往往会有一两位家在本地的干部,被称为“值班常委”,周末和节假日值班,往往都是这几位本地干部。西北地区某县的“值班常委”曾无奈地告诉记者,平时忙工作出不去,周末和节假日因为其他常委回家团聚,自己只能“留守”,被绑得很紧。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工作有其特殊性。一是杂,虽然工作人员有限,但承担了所有职能部门的工作;二是直面群众直面民生,和群众打交道多,要解决的民众诉求多,矛盾高度集中;三是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几乎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别、工作日和周末之别,群众什么时候找上门,什么时候就是工作时间。

  乡镇工作的这些特点,让乡镇干部这一群体有了鲜明的职业特征,记者接触过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中,大嗓门、急脾气、泼辣性格几乎是标准配置。有着这样特点的乡镇干部,往往都是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乡镇工作中的干部,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又敬又怕,他们推动和开展工作往往也比较得力。

  相比之下,“走读”干部,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往返途中,精力自然会有所分散。但有的乡镇干部认为,时代在变化,乡镇的工作条件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乡镇的交通条件、通信条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在一些乡镇干部看来,没有特殊情况,住在乡镇上时时备勤没有必要。也有的乡镇干部认为要考虑到现实生活需要,乡镇干部也渴望家庭的温暖,对那些乡镇与村里距离相对较近的干部而言,要求他们“三过家门而不入”也不合理。

  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群体,乡镇干部一直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20世纪末到现在,乡镇干部群体经历了两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一个是因“催粮要款结扎引产”引发诸多极端事件而饱受抨击;另一个是因为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高的社会管治要求和取消强制手段,给乡镇干部带来转型阵痛,迷茫和焦虑一度成为全国乡镇干部的普遍心理状态。有的乡镇干部把公众对“走读”干部的批评看作是乡镇干部面临的第三个艰难时期,以前是因为工作方式、方法被批评,现在是围绕工作作风被批评。

  在乡镇开展工作确实不易。常有人把乡镇工作比喻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乡镇工作面对的动辄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群众,下面也是“千条线”乃至“万条线”,乡镇干部这个“枢纽”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名书记曾被调整到一个新的乡镇,由于同各村村干部们不熟悉,部分村干部对他的工作明里应承暗里不配合。为了能和村干部们打成一片,他周末在资格最老的村支书家里和村干部们唠家常、甚至在休息日同老乡拼土酒拼到“断片”,才逐渐获得了村干部的接纳和支持。    

  “走读干部”长年住在乡镇,生活也比较枯燥。记者十多年前到西北某省份某偏远乡采访,这个乡的书记和乡长介绍,由于离家远,乡镇上又没有什么消遣,平时晚上本地干部都回家了,两人忙完工作唯一的娱乐就是拿瓶白酒,每人半瓶“干拉”(方言,干喝酒没有菜)下肚,各自上床睡觉。可以说,乡镇干部在选择这份工作时,都是伴随责任和担当而来的,确实也有各种不易。

  无论时代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干部能不能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永远都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该自治州有两个村总计不到4000人,1958年以来因放牧草山争执械斗不断,累计造成22人死亡、86人伤残,几乎所有村民都有亲人受伤或死亡,两村已成“世仇”。持续近60年的争斗在近年获得了解决,就是因为当地的干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深入到两个村的群众当中去。问题不解决,干部不出村。自治州信访局负责人一年多时间吃住都在乡上、村上,自治州委主要负责人一年里也30几次吃住在群众家里、牧场,两个村几乎每户人家都能叫上名字,心贴近了,才最终给双方放下仇恨坐到一起解决问题找到了可能。

  可以说,群众对“走读”干部有意见,不在于“走读”现象本身,而在于这样的干部没有深入农村、走近农民。在一次全国关注的重大自然灾害的采访过程时,记者和同事中午赶到灾区的一个乡镇,镇上负责同志介绍说自己上午跑了两个重灾村刚刚返回。看着这名负责同志干净的皮鞋和整洁的迷彩服,不禁让人心生怀疑。这种行为,和当前出现的一些“下乡下到乡政府,进村进到村长家”的现象一样,都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这样的干部,永远不会是“狗不咬”的干部,群众真正反感的,也正是这样的干部。

  以前的人民公社时期,多数乡镇干部虽然自己本身是非农户口的国家干部,但家属往往还在家务农,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让这些干部随时保持着同农村、农民的天然联系,对农村变化敏感,对农民生活感同身受。

  现如今,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跨乡镇的交流干部越来越多,乡镇干部的来源也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把乡镇干部和工作地农村、农民真正“绑”在一起。交通条件和通信条件的改善,为我们做好乡镇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工作的效率理应得到提升,与群众的关系理应更加紧密。

  可以说,无论有多少主客观理由,既然选择了乡镇干部这个岗位,就等于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不能把交通、通信的便利,当成脱离群众的借口。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一些“走读”干部之所以饱受群众差评,根子上还是服务意识的淡化,长此以往,必将对乡镇工作效能、干群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沉不下心态、蹲不下屁股、守不住岗位,就不可能让群众有心理上的亲近感,自然也得不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目前,国内不少省份已经开始针对“走读”干部问题探索制约措施,不断有“走读”干部被处理的报道。

  需要看到的是,单纯的查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从政策和制度上,多考虑导致干部“走读”现象出现的现实因素,比如城区干部下班回家不是问题、乡镇干部就成了问题;驻乡工作八小时之外待遇如何认定;对乡镇工作负责和承担家庭责任之间如何平衡等等,都需要有更具可操作性的细则。既要建设制度篱笆让乡镇干部“不能走”,也要通过人情与原则之间的调节、考核激励制度的差异性对待,维护好乡镇干部的合理合法权益,帮助其履行好对家庭的责任,让乡镇干部“不愿走”。

  时代在变,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期望没有变,乡镇干部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牵挂群众的为民情怀也没有变。新时代农村农业加快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更需要乡镇干部走到群众中去,感受变化、了解诉求、寻找对策。只有真正成为群众的身边人,常见、常聊、常惦记,才能经得起“狗咬不咬”这个最朴素、最直观的检验,也才能成为新时代乡镇工作最需要的干部,成为农村群众最欢迎的干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