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来自江苏,是说,包括南京和无锡在内多个城市的KTV都推出了中老年人“免费唱”活动,公园老人有改当“麦霸”的趋势。
一条来自济南,是说,一派出所拟推积分制管理广场舞,投诉少、秩序好的团体可以进入景区或公园,而投诉多、难管理的团体进行相应减分,低于规定分数后,淘汰清理出景区。
江苏的新闻是现象报道,当地银发族的KTV热已经形成,肯定也分流了广场舞的受众。济南的报道是趋势报道,政策刚刚制定,但常识判断,这样的创新性管理,如不走形,应该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妈们要锻炼,市民们嫌扰民——广场舞一事,大概是近些年最消耗基层治理者脑细胞和评论者笔墨的事情,也是经过长期讨论,始终没有一个终极“解决模板”的事情。而且,因为这个过程中还曾产生了一些冲突性事件,广场舞噪音的解决办法,最终被逼入了一个死胡同:权利和权利冲突,然后援请权力仲裁。
一旦进入了这种模式,强化政府作为唯一治理主体的角色,那么手段也就只剩下了罚与禁,事情就只剩下二选一的结果,要么居民忍着,要么老人不要锻炼,哪一个都难谈得上是解决问题。更何况,权利因为其普遍性,不是专属于哪个群体的,比如,愤怒噪音的居民家里也会有老人、也有健身诉求,跳广场舞的大妈可能也住在周边,也害怕噪音。限制权利的结果最后是针对不确定人群的,换句话说,是针对所有人群的。
江苏和济南的方法,正是跳出这个模式的思路。尤其是江苏的做法,可能更是无心插柳,并非有意针对广场舞治理提出“办法”,但却起到了意外的效果。它们再次证明,弹性,对于社会治理有多么重要。
这种弹性有时是指有效的供给。禁与罚的治理,如同和公众刀枪相撞,必有火光,甚至出现擦枪走火。而有效供给如同导流,能自然而然为既有的冲突泻火。KTV免费敞开大门,就是对公园老人的一次导流;为城市外来人口提供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廉租房,就是对群居地安全隐患的泻火。
这种弹性有时是指丰富的中间层。江苏的做法,有政府惠民政策的引导,但也有赖于大量企业(KTV)的自觉和配合。中间层就像海绵,能够消化、至少冲抵政府与民间的直接对撞。甚至发生公共危机时,有企业、NGO和其他自组织分头救助、有调查媒体及时发布真相,才能分流泄洪,使事情产生“效果”而不是最终凝固成一个“敏感词”。
这种弹性,还指向多个治理主体。济南的积分制,虽是派出所的创意,但最终有赖于村委会、居委会、小区物业、公园的联动,这是明白人的做法,知道以“大政府”思路迅猛切下的溃疡会烂成更大的疮口。在群体诉求已经多元化的今天,政府垄断社会管理必然要转变为与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合作治理,资本良性的企业、能说真话的媒体、健康的公益组织的发展空间,最终就是政府施策的空间。
今天的另一个消息称,北京大兴区西红门地区27日举办了专场招聘会,为该地区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过程中关停的“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中的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27家企业参会。在之前的自媒体消息中,已有很多企业自发伸出了“包吃包住”橄榄枝。
这就离广场舞远了。但离这个话题,不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