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翠月湖镇、石羊镇:涅槃中建设田园城市新农村
时间:2011-05-10 09:39:2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涛 
2008年5月12日,成都市近10万农户的房屋瞬间飞灰湮灭。时隔两年之后,成都市对外公布灾后重建最新进展:成都农房重建已完成69294户,占总数的50.71%,已入住57559户,占42.12%;城乡住房建设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0.1%。
    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都江堰市翠月湖镇和石羊镇,公共设施、服务配套快步跟进,居住和发展环境堪与城市比肩。翠月湖镇和石羊镇奇迹的背后,是成都六年来城乡一体化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奠定的坚实基础。
    以统筹编制城乡重建规划作为基石,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作为基本做法,以城乡资源市场化配置作为手段,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要求,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根本保障,成都灾后科学重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又一次典型实践。
在重建中扬帆起航

     早春三月花始开。连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围裹着翠月湖镇五桂村和石羊镇石羊村,如同一幅鲜活的油画,让人顿感恬静与惬意。
翠月湖镇位于都江堰市以南,紧邻都江堰市远景规划新区,距市区1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8.7平方公里,拆并村后辖6个行政村,83个农业合作社,1个居委会,总人口15000余人,有基本农田12000亩,一般耕地8000亩。其所属的五桂村位于聚青线两侧,幅员面积3684亩,全村718户2356人(其中场镇人口约800人),宅基地面积513亩。
   石羊镇金羊村位于都江堰市以南19公里,玉沿路中段岷江流域金马河与羊马河之间,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农户826户,人口2751人,幅员面积4.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33亩,有4000余亩的花卉苗木基地,主要以银杏为主,享有“西部银杏第一村”的美誉。
    “5·12”大地震以前,翠月湖镇五桂村和石羊镇金羊村的新农新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翠月湖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连续三年超过15%,城乡统筹得到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日益扩大。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石羊镇金羊村村民开始大量种植银杏树,且收获颇丰。“成都、重庆、都江堰、乐山等地种植的银杏,绝大部分都来自该村,不少村民因种银杏而发了财,‘我们村的人种银杏,就像城里人买房子一样,种得早的都发了。’”该村花木协会会长彭佳林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
     就在这两个镇的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无限遐想之际,忽如其来的“5.12”大地震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并重创了他们的梦想。翠月湖镇五桂村在地震中房屋受损户多达718户。其中倒塌及严重为282户,中度破坏为226户,轻微受损210户。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余万元。民兴村受损更为严重,全村房屋受损户约682户,2318人。其中倒塌及严重为459户,中度破坏为93户,轻微受损130户。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余万元。金羊村全村58户房屋严重垮塌,768户房屋不同程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
    大地震在给翠月湖镇和石羊镇金羊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两镇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便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在成都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援建省市的强力支援下,翠月湖镇和石羊镇被短暂中断的新农村建设重新扬帆起航!
坚持以“四性”为指导
    近年来,成都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以“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成都又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把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推向了新阶段。而灾后重建又无疑大大加速了成都田园城市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显然,及时解决翠月湖镇和石羊镇受灾百姓的住房问题成为了灾后重建最为迫切的问题。为了让重建后的新农村更安全、更美丽、更宜居,成都在做灾后重建规划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灾后重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农村灾后重建规划必须遵循“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
   成都市明确要求,每个安置点都要兼顾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在结合当地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注重增强这些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统筹安排规划生产生活设施,发展基于环境资源的深层次产业,如具备旅游资源的地区要将旅游休闲产业纳入重建规划中,突出产业支持,充分体现发展性。
坚决避免夹道建设,千村一面,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在建筑形态、环境、材质、色彩等方面塑造各自特色,务求多样性。
     为体现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相融与延续,既要坚持“显山亮水”,保护自然生态、地形和林盘等自然环境,又要充分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注重建筑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融性。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农村重建点具体落实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实现共享性。
   为了更好地使灾后重建具体实施者和公众能直观的了解和理解“四性”要求,成都还组织编制了《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和《成都市农村地区建筑布局与环境设计图集》。
    此外,为确保《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成都将五年来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形成的一套思路和办法贯穿其中。对农村住房重建规划选点、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进行了重点阐述,整个导则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全市农村地区规划“四性”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说明。
    在“四性”原则的指导下,翠月湖镇和石羊镇的新农村重建工作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脱胎换骨的变化
     面对重建的实际情况,成都市大胆创新,创造了八种重建模式,运用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破解了灾后重建资金难题。为贯彻中央和省上关于灾后重建的精神,用长期积累的统筹城乡思路和方法,成都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30个配套文件,创造性地提出了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开发性联建、原址重建等8种重建方式和三大政策措施。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围绕土地进行的综合整治,在翠月湖镇和石羊镇农村有了实质的推动。他们通过手中的地(主要是宅基地),以大同小异的方式换回了新房子、新家园。而政府主导的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给震后农村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翠月湖镇根据镇情、村情实际,提出了统规自建安置点“入林进院、宜聚宜居、节约集约、产业支撑”的规划布局思路。一是安置点位全部选择了原宅基地面积大,植被生态保护好的林盘院落作为永久性安置点;二是结合本地自然地形地貌,适宜形成具有川西平原特色的农家院落,达到了空间布局,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和相融性;三是安置点原有住户宅基地面积大,通过集中到林盘内建房,减少了农房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达到既节约又保护耕地的目的,实现了土地资本节约集约最大化;四是安置点靠近聚青路、民疗路或翠月湖镇新集镇规划区,交通便捷,依托翠月湖公园、兴达公司、十万亩粮经基地改善农户生产、生活。这充分体现了结合长远发展,立足实际,突出产业支撑的发展性和共享性。
    在具体建设方式上,翠月湖镇施行的是统规自建,政府对自建家庭按2万元/人补偿。以五桂村13组村民程元良为例,全家有8口人,共获得了16万元的补偿款,加上自家的十几万元存款,建起了一栋300多平米的二层楼房。
    类似程元良这样的农户,在东桂院集中安置点共有149户,统一规划让安置点保持了川西林盘绕院的原始风貌,更重要的是,为村里新增了耕地115亩。这些通过综合整治新增出来的耕地,实际上就是补偿款的主要来源。
     民兴社区宋家巷子安置点院落总面积为50.09亩,户均宅基地1.41亩,房屋拆除后安置125户419人,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46万元,参与统规自建农户的宅基地复垦后可净增耕地85亩。目前,安置点内房屋主体、风貌、已全部完成,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农户已搬进新居。
如今,翠月湖镇安置点已成为了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宜人、乡村气息浓厚又颇具现代感的新型农村聚居点。
     金羊村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坚持灾后重建与示范区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土地整理,所有新建房屋由农民统规自建而成。集中修建了丽水河畔、古渡人家、花蕊雅居和金杏苑四个安置小区。住户人均建筑面积35㎡,户型为1人户——6人户6种类型,户平均建筑面积从35——210㎡不等。一共安置农户722户2484人,集中安置度达90.2%。目前金羊村正在进行第二期安置点的建设,该安置点建设完成后金羊村集中度将达到98%。
    在搞好全村住房重建的同时,金羊村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依托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古青城遗址、花蕊夫人文化,注册了“古青城畔”商标,聘请知名设计师做了影视民俗文化村、现代文化娱乐区和银杏生态产业园区的旅游布局规划。
在原有花卉苗木产业的基础上,金羊村成立了金华花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整理和流转,建成了占地300亩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占地30亩、年出栏100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余人。2009金羊村苗木销售额达1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1.2万元。成功实现传统农民向产业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文化、自治建设齐头并进
    新时期以来,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相对滞后状态,这与我国当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矛盾,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亟需加强。
     与此同时,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没有村民自治,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基层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我国新农村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
    翠月湖镇和石羊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文化和村民自治建设。自灾后重建以来,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翠月湖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农村社区文化着实火了起来。
翠月湖镇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筹建了“文化书屋”,基本解决了当地村民“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使“文化书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文化书屋就是黄金屋”,如今村民们都这么说。
    近年来,翠月湖还把文化娱乐融入新农村,为农村社区居民添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文体活动设施,为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搭建起有效平台。同时,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村风的健康文明发展。市、镇、村组织的大批精彩文化节目,给社区居民送上了一道道美味的“文化套餐”。
    为了加强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实现基层民主自治,金羊村用“一户一票”的形式选举产生了46名议事会成员(其中村组干部9人,非村组干部37人),5名监事会成员。村议事会自成立以来,按照“八步议事法”议事,截至目前,全村共召开村民议事会18次,议定事项59项,形成决议56项。金羊村四个统规自建安置点的规划选址和住房分配、金华花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村改资金的使用等村内大事,均由议事会表决通过。
    议事会有效运作,逐步实现了由以往 “代民作主”、“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由民作主” 的转变,使农村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进一步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坚持村务公开,群众明白,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村改资金的使用上,金羊村通过“一户一票”的形式,了解群众意愿,并对所涉及的项目进行汇总,予以公示,再由村议事会会议进行投票表决,经过三次的“三上三下”最终确定实施项目,包括整治全村沟渠、路、建立安置点安保、保洁机制天网工程的实施等。村改资金的有效使用,不仅改善了全村面貌,对推进基层民主进程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