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环保志愿者在九江市九江县港口街取样送检后发现,村民所产稻谷及其耕地中重金属镉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此事通过公开举报信以后,得到公众关注。
10日傍晚,九江市柴桑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回应,表示已经组织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待检验结果确认后,对确属污染的大米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有关镉大米的事件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帘。此次九江镉大米事件,根源与此前的其他类似事件一样——农田土壤内重金属镉超标,灌溉水源也存在底泥镉、砷超标,从而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被农作物吸收。
解决类似事件,也有一个简单粗暴但是短期见效的方式,那就是——禁止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修复前耕种。
2016年时,国务院正式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针对土壤污染加重趋势提出系统性时间表。当然,这一计划也并没有低估土壤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需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实现。
目前距离最终极的目标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当下土壤污染治理的情况挑战重重,比如,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需要更新,土壤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很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还没突破实验室环境等。
但相比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对土壤污染也有一个优势的地方,那就是土壤不会随便移动。不使用被污染的土壤,是最便捷的控制土壤污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的方式。
近年来,“镉大米事件”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结果,壮士断腕的魄力是不得不祭出的手段。尽管并非所有的镉大米都是毒大米,从源头开始杜绝毒大米的出现,不仅社会大众能有更安心的食品环境,也避免了恐慌情绪的产生。如果依旧放任那些被污染了的农地得到耕种,或者被污染了的工业用地流入建筑市场,类似镉大米,或者常州化工毒地的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禁止有毒的耕地被耕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粮食的总产量。但在全球化的时代,农产品的国际流通也是大趋势,农业经济比重小的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加大进口弥补本土粮食生产的不足,对我国而言也并不是难事。
更为重要的是,禁止污染农地被耕种,也如同此前我国推进的退耕还林政策一样,需要对农民提供同等的补偿。
此外,禁止毒地被耕种,也意味着需要对耕地污染进行更全面的调研,这也能帮助我国治理土壤污染拿到更全面的数据。
治理土壤污染,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一个远大的梦。在这个梦想实现之前,只需要拿出坚定的决心,就可以杜绝镉大米进入市场。这一点,相信我们能够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