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城市化研究需要新理论框架
时间:2009-05-25 14:09:55 
中国城市化研究需要新理论框架

 

 

中国城市化研究需要新理论框架

作者:张双虎   摘自:科学时报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被公认为是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之一,中外学者也开始大规模进行中国城市化探讨。在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推进器时,一个问题凸显出来:中国经济体制处在转型期,西方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化理论难以应用,国内原有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化理论已经过时,中国城市化研究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清华大学教授顾朝林课题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课题组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译著两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7篇,相关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经典城市化理论框架不适合中国
   “这项研究对国家制定城市化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顾朝林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城乡迁移、跨区流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与此同时,全球化、信息化也在对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施加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学者创立的城市化理论,无论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理论,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理论,其理论框架均不能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化研究的现实。
   顾朝林介绍说,西方经典的城市化研究认为,城市化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城市分布和发展受人口基础所决定;二是社会剩余产品的等级再分配决定城市体系的等级体系;三是贸易、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决定城市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始终与城乡人口转型和经济结构变化相适应,是一个渐变、平滑的“Davis城市化曲线”。
  二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表现为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城市化、工业化滞后、与城市贫困和人口爆炸相伴生。有关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理论长期受欧洲中心论控制,是建立在依附理论框架之下的依附型城市化理论。
  该课题组通过中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研究发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市场得到了很大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域差异也不断扩大。由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背景,所以,中国的城市化研究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框架。
  

初步构建中国城市化研究理论框架
  课题组首先综合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进展,重点研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辽中南、成渝等大区的城市化格局和过程,在分析了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城市化发达地区的基本格局和过程,以及城市化欠发达地区、边界地区的城市化格局和过程后认为:中国城市化规模巨大,基本形成巨型城市连绵带、大城市群和都市区等多样性空间格局。中国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性,当代城市化过程虽与全球化过程相交织,但仍以内生性过程为主体,这一过程将引导特殊的中国式现代化和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化的这种社会-空间演化过程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课题组认为,应从多维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化的机理,构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理论框架。其中主要包括历史基础、人口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土地系统、快速交通系统、巨型工程、全球化与区域化、文化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政治与管治等,同时构筑中国城市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就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中国城市化研究相对来说概念模糊,基础统计数据缺乏。而且,重现象研究,轻理论归纳;区域城市化研究多,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少,较少从全球背景出发考虑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研究的难点之一就是搜集基础数据、用新的模型进行分析预测。”顾朝林说:“我们课题组几十个人,做了4年时间。研究中,我们广泛采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和模型技术进行中国城市化研究。并结合分形几何学进行城市密集区扩展热点识别研究,进行城市密集区扩展过程分析,概括中国城市密集区空间模式。”
  

重建中国城市体系设想
  课题组根据城市人口分布Kernel密度分析,中国城市集聚区自1949年的京津、辽中和长三角3个城市集聚区开始发育,到2003年已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苏鲁皖边界、京津冀-中原-晋中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连绵区、11个城市集聚区和9个城市集聚发育区。从中国城市密集区的空间演变过程可以推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集聚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出现空间衔接,并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
   课题组研究发现:全球化正在影响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在未来30~40年内,中国城市化水平可以达到70%左右。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2%左右,全国设市城市将增加到1000个以上。在2005~2020年间,应重点建设以沪宁杭和港穗深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集中力量培育上海和香港作为全球城市区域的核心城市,北京、深圳、青岛、大连等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珠海、满洲里、东兴、阿拉山口和二连浩特等国家内陆地区的沿边贸易和出口基地建设,这些对于带动中国城市参与全球经济重建,尽快实现与世界城市体系的接轨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认为,枢纽城市是国家城市体系建设的主体,我国应重点建设大区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四种类型城市。重构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构造对接全球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三纵两横”国家城市体系发展轴线和由6个城市密集区、7个城市群和17个城市发育区组成的次区域城市体系;建设与全球化相配套的国家城市体系支撑系统。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