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秉忱,教授、博导、研究员、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从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及水资源、水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率先在我国进行地下水质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水质模型,把数学模拟方法引入水文地质学领域,在此基础上领衔编写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质模拟方法》和《地下水水质模型》两部专著直接推动了我国的地下水质研究工作,参编并主审定稿的《环境水文地质学》与《中国城市地质》两书在国内外起了学科带头作用。
多次主持国内重大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并被英、美名人传记研究部门授予“国际Who’s Who知识分子”、“有成就的人”、“著名学术领导人”等荣誉称号。
1994年初被李鹏总理聘任为国务院参事,长期担任国务院参事室城建与水资源组组长,并兼任住建部科技委顾问、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公司顾问总工。
1999年以来4次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为终身荣誉。
在近期播出的一档2016年7月录制的《传承》访谈视频节目中看到王秉忱教授,是记者第一次对其全面了解。这是节目组在全国建设和工程勘察系统挑选的10名院士大师进行的访谈节目,第三季的主角就是他。他是国务院资深参事、“用脚步丈量土地”的中国工程勘察大师,他是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水文地质专家、研究员、教授……他是85岁高龄“离任不离岗”的“永动机”。
此时,神采奕奕、热情活泼的王秉忱被形容为“地学鸿儒,国事高参”,结合其大半生经历,从其职业角度来说,这种概括是恰当的。
追求进步 青年才俊
上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事变后的几个月,王秉忱出生于现在的吉林省长春市。稍微知道历史的人就知道,那时的整个东北已被纳入日本铁蹄蹂躏下伪满洲国的统治。那个时候,“亡国奴”和“惨痛”……这些标签所浓缩的生活状态,今天的我们可想而知。
据王秉忱描述,其当时的家庭氛围属“严父慈母”。万幸,父母还都有文化,通情达理。其父念过私塾,当过会计,曾任东北军吉林督军署高级军需官,后弃官经商,任印刷厂监理、被服厂经理等职。王秉忱介绍,其有波斯族血统的母亲读到小学毕业。当时的“小学”肯定与当今的“小学”概念不同,家里能让女孩上学确属不易,含金量当然也不同。如今回忆起来,王秉忱依然记得其小时候母亲手把手教他写字的情景,经常写到很晚。
现在,仅比王秉忱小一岁的妹妹王秀芝在美国定居,在此之前曾在东北高校任教,还有90岁和88岁高龄的两位兄长在国内高校任教。可见,其良好的家庭基础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起了不小作用。
后来,王秉忱进入中学,表现出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品质,学业自然也辉煌,学习成绩从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直到全长春市会考第一名。同时,那个时代的他也追求进步、向往民主。
王秉忱15岁那年,破格考入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学,并考进外文系前三名,可享受助学金。距离共和国成立已经不足两年,其所在的东北地区率先解放的前景已经明朗,他在进步老师与亲友的影响下,在1948年9月直接由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参加革命,经过4个多月在解放区东北大学的政治学习后,报考大学时,考虑到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他响应组织号召先后进入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和东北地质学院(后改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
对于大学里的生活,王秉忱表示,因为当初兴趣不大,第一年其专业思想并不深厚,在新鲜的环境里热衷于社团组织和社会活动。从第二年开始,王秉忱开始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并在毕业时取得全部课程5分的好成绩。对这一过程,王秉忱用“洗心革面”来概括,足见其当初决心之大,以及现在反思起来对自己热爱专业的肯定。
鉴于其优异成绩,加之俄语成绩突出、口语能力强,王秉忱被留校任教,并内定留苏。这一年,王秉忱年仅20岁。
根据组织安排,王秉忱不需要专门进修俄语,先在国内跟随苏联专家学习,然后赴苏。他担任了一个学期助课工作之后,被派往抚顺露天矿总体改造工程——这是当年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项目之一,那里发生了滑坡,苏联派了煤矿水文地质专家进行现场调查,解决问题,王秉忱又跟随苏联专家学习了四五个月。
而后,王秉忱被派往北京地质学院进修。当时,北京地质学院在国内首先邀请苏联教授来我国培养研究生与进修教师,王秉忱又跟随苏联塔什干的土壤改良水文地质专家克雷洛夫教授学习。
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了一年多以后,还没学完,王秉忱又回到长春学习,因为长春地质学院也邀请了苏联专家——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系主任克利门托夫教授,他于1955年6月—1957年7月成为王秉忱的导师。王秉忱担任其助手,负责口头翻译工作,除担任课堂翻译以外,还陪同苏联教授指导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学习。
多年后,王秉忱指着其导师的照片表示,克利门托夫教授虽然不是布尔什维克(联共党员),但是对我国非常友好。
苏联解体前的几个月,王秉忱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邀请到访苏联,并去了导师家。那时,导师克利门托夫已经去世,王秉忱面对导师遗像恭敬地三鞠躬,以示怀念,并拜访了其在苏联的“师兄弟”。在王秉忱的印象中,其接触的苏联专家都是真心帮助我国工作的。到了2015年9月,王秉忱再次到访俄罗斯,并到其“母校”参观。直到现在,苏联科学领域留给王秉忱的印象依然是先进和严谨。
这一重要的学习阶段为王秉忱以后向水文地质科学前沿进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风华正茂 硕果频出
王秉忱表示,其科研成果主要出在1980年以后,因为其当时离开教学岗位,调任《长春地质学院学报》编辑室主任。后来,王秉忱将此刊物推向了国外。在这个岗位上,王秉忱有了更多的精力专注科研,加上其与副手合作默契,两位副主任帮助其审查稿件,使其在科研上更加专注。而且,其中一位副主任侯印伟研究员还是其之前指导过的学生,对其敬仰有加,成为亲密朋友和助手。
王秉忱表示,这一时期也是其出科研成果最多的时期,自认为精力极其充沛。
他在1980—1983年期间,经过艰苦努力、深入研究,成功地进行了野外弥散试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下水质模型,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1985年,由王秉忱领衔编著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水质模拟方法》和《地下水水质模型》两本专著出版,对推动我国的地下水质研究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前者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论述地下水水质模拟方法的专著。
所获聘书
王秉忱之所以搞地下水质模拟试验,因为国外早就模拟成功,并且证明,通过模拟能预测未来地下水污染的方向、趋势,能帮助解决地下水污染的机理。对此,王秉忱表示,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地下水概念模型。它能将整个水文地质条件描述出来,还需要求得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弥散系数。所以,王秉忱在这一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终于求得了准确的弥散系数,最终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下水质模型。直接参加此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杨天行、许人冰、尹宝瑞三位主要研究人员。
王秉忱表示,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极为严峻,400多个城市缺水,水量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主要形式。水量性缺水大多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量不足,加上消耗又大,比如北方17省市。水质性缺水是指由于污染减少了可供使用的水量。南方水乡闹水荒就是污染的结果,因为小城镇发展太快,企业粗放发展,污染了环境。当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曾形容江苏的苏锡常一带“富得流油,脏得要死”,当地很多湖泊已经富营养化。1995年,王秉忱到太湖、巢湖调研,就发现当地的水质已经受到氮、磷等有机物严重污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染形势有增无减,蓝藻大爆发事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直至2007年,江苏终于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事件。王秉忱不无担忧地表示,地下水污染难以发现,而且最怕有机质污染,其大部分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残物质,所以治理地下水污染难度大、成本高。
过去,我国地下水缺乏管理,而日本的环境领域科学家、日本学术会议成员柴崎达雄教授领衔著有一本代表作《地下水盆地管理》,联合国将其作为范本向各国推荐。鉴于此,王秉忱带头组织翻译此书,并于1982年出版,这对推动我国地下水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1984年的工作调动是王秉忱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从高校调任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勘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后又出任水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这为其出国考察、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机会。其中,1989年1—2月期间,王秉忱曾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请,前往英国进行水资源水环境领域的高级学者访问,协助他进行此次访问的是一名中国留学博士生陈吉宁。陈吉宁先生回国后曾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环境保护部部长,就是现在与王秉忱同在城市化委员会并担任荣誉顾问的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王秉忱还参与编写并主审定稿了《环境水文地质学》一书,并于1990年出版,同年,还出版了另一本环境水文地质学著作。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环境水文地质学教材。
城市地质学是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王秉忱参加编写并主审定稿的一百多万字巨著《中国城市地质》于2005年出版,为在我国建立城市地质学新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直至现在,这本书依然是国内此领域的唯一一本专业书籍。采访时,王秉忱表示希望能改编,但因精力有限,尚未能进行。
迄今为止,王秉忱培养了大批大学生,包括6位博士、10位硕士,并继续培带博士生,桃李满天下。
国事高参 积极献策
新华社曾报道,1994年,在推荐的近百名候选人中,包括王秉忱在内,只有两人有幸被遴选为国务院参事。1998年之后,国务院参事的聘书是由总理亲自颁发。据王秉忱回忆,其聘书由时任总理李鹏委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颁发,而当举办颁发参事聘书仪式时,罗干秘书长另有重要会议,就又委托了时任副秘书长李树文为其颁发了聘书。
王秉忱介绍,国务院参事一般是以个人或者小组为主体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王秉忱在城建与水资源组,并长期担任组长。
王秉忱表示,作为国务院参事,调研工作时间有长有短,从几天到十几天不等,大多是十几天,但一定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要很好地总结各方面的资料,并写出一般为两三千字的建议,要以最快速度送至包括国务院总理、主管副总理和主管国务委员在内的国务院领导同志案头,所以历任总理们必看,并有批示。王秉忱认为,作为国务院领导们的高参、智囊和“总理直通车”,责任很大,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粮食”与“血液”。当今,煤炭、石油和衍生出来的环境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传统能源的短缺与污染极大制约了社会发展。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开发使用新能源,近年来,王秉忱投入到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发展事业中。
为此,王秉忱等6名参事连续两年(2005—2006年)就我国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跟踪调研,形成3份国务院参事建议,其中两份由王秉忱执笔,另一份由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城市化委员会委员石定寰参事执笔,并两次前往中南海汇报,受到吴仪、曾培炎两位副总理和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的高度重视。
关于地热,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时任地质部长李四光曾带队进行开发华北地区地下热库的会战,并依据条件圈定了若干个地热异常区,现在这些地区已经发展成了很好的地热田。在建议中,王秉忱、石定寰等参事提出,在地表以下200米以上的浅层地热能可以利用国外成熟的热泵技术置换出来,并提高其温度,同时提出了只出热水、不再产油的废弃油井的利用问题。这是当年参事建议的两大亮点。而前者属于重点,因为分布极广。
后来建成的35000平方米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利用了浅层地热能,使大剧院周围的水体不会结冰。
2007年开始,在国土资源部和原建设部的推动下,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同时,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城市展开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和规划,并取得成效。
王秉忱表示,我国建筑耗能在取暖供暖等方面非常大,相应地,房地产开发商有需求,开发地热的市场也很大;至于技术方面,中国节能恒有源集团自主研发的单井循环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为我国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实现途径。为了确保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健康发展,王秉忱以一位科学家的身份在组织地热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一系列瓶颈问题的同时,还身体力行,积极调研,为地源热泵技术的进展提供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坚实的数据支撑。
同为国务院资深参事、与王秉忱共事十多年的吴学敏、沈梦培曾说:“我们这些理工科出身的国务院参事在参事调研的过程中能够更广泛地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在参政议政中结合自己的学识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是非常光荣的,也是十分尽心尽力的,王参事(王秉忱)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在参政议政中,王秉忱将自己擅长的水文地质知识应用到公众饮水安全方面。王秉忱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污染是大事,“不可须臾离也”。在王秉忱看来,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2007中秋节前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国务院参事室看望全体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员。温家宝讲完话后,坐在他对面的王秉忱第一个发言,代表城建与水资源组向温家宝总理汇报了调研成果。汇报的主题就是中国城乡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王秉忱在汇报中指出,我国城乡居民近4亿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居民正在饮用含氟、砷的污染水和不达标的水,包括从远距离调运来的储藏在水窖中的水,而这些水直接危害和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王秉忱回忆,听完汇报后,心情沉重的温家宝总理当场表态政府要在这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并现场布置相关工作。
对这一专业的民生问题,王秉忱至今锲而不舍。如今关于王秉忱的报道,相当一部分是关于饮水安全的文章,时间跨度近10年。王秉忱表示,现在我们正处于由安全饮水向健康饮水过渡的阶段,健康饮水的理念必须建立起来。
2008年6月,王秉忱结束现职,转聘为国务院资深参事。在此过程中,王秉忱所带领的城建与水资源组共提出了70多份参事建议。在此后的资深参事任期内,王秉忱不再帮助总理们进行调研,但仍可提出国务院参事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王秉忱表示现在仍在为人民健康饮水等工作而努力。2009年他亲自执笔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副总理)提交了我们国家的矿泉水分布情况与资源类型,包括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矿泉资源储量现状以及矿泉水市场急需整顿的问题等,同时特别强调了媒体在舆论宣传上对纯净水与矿物质水的误导问题,并为此协同有关部门特别推出了健康饮水指南宣传手册,重点向大众推广如何健康饮水的理念。
2016年,王秉忱曾和石定寰、沈梦培两位参事联名向李克强总理提交了关于山西省运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不仅如此,之前的2014年,他还曾与其他参事联合提出设立“地质旅游年”的建议,时任副总理汪洋阅后作了批示。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曾经于2002年赠送给王秉忱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志在报国广献策,博学深思勤著书”,以此概括王秉忱的人生与信念。等到十几年后的今天再看,可以发现,近些年王秉忱已经不再出书,相比而言,并不是文献的高产者,而且几乎没有精力完善已有的著作了,更多的是在岗位上继续钻研,创造实用的科研成果。青山不墨千秋书,绿水无弦万古琴。“文献低产”并未动摇王秉忱业内大师的地位。记者看来,现在可以将后半句改为“博学深思勤钻研”。
至今,王秉忱表示仍有一份重要任务尚未完成。1989年初,他在对英国进行高级学者访问时,英国环境部赠送他一份英国“长期环境研究计划”;2005年11月,他率团对埃及等国考察时,埃及政府送给代表团一份“埃及水资源计划(到2017年)”。王秉忱表示这两份资料很重要,他一直想把英、埃两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经验很好地总结出来,造福我国的相关领域,最近在其助手、《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吕悦社长和张婷编辑的协助下,已完成初稿,即将发表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创刊60周年文集上,以了其心愿。
回顾历程,王秉忱表示,其为草根出身,成为政府幕僚,应加倍努力工作,而且,只有不断发奋学习、增长才干,方能胜任工作、不辱使命。至于修身养性、养生方面,王秉忱坦然说道:“我最大的体会是我是个乐天派,心情非常宽松,我不强烈追求什么,容易满足,我认为我已经够好的了。”他表示,人生多曲折,但应任由天命,绝不强求,知足长乐。
正是具有了这种心态,85岁高龄的王秉忱依然精神矍铄,热情洋溢,在城市化委员会等机构担任职务,参与和指导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余热,照亮行业,温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