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判断油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时间:2017-11-02 10:32:28  来源:人民日报 

    近来一文《如何避免成为油腻的中年人》,戳中了痛点,满屏跟风。大家你一条我一条:大肚子、盘串儿、炫耀喝茶、公开说性、爱教育人、装腔作势、不读书……油腻的指征纷纷出炉,相信不少人暗自惊心。

    大家有油腻恐慌,好清而不好浊,这是好事。然而,判断油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似乎还值得申说一二。

    油腻之本义,当发乎庖厨。油放多了,能把菜叶子浮起来;肉太肥了,咬上一口吱吱冒油;赤酱、多糖、重味,也是油腻元凶。越过量加料,离“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境界越远。

    人也一样。透过纷杂的表象看油腻,其本质是一种过量:趣味过量、自尊过量、欲望过量。

    何为趣味过量?譬如说,盘串儿、好文玩、谈人生哲学,这是一种趣味追求,挺不错;但倘如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所说,赏月固是清事,月下装腔作势,恐人不知其赏月,就俗了。仔细想想,许多油腻审美,皆如此。审美趣味,尤其是分寸感,是熏陶出来的。成长过程中资源匮乏,中年恶形恶状难免不自知。没别的,只能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来弥补。

    再说说自尊过量。曾结识过一位朋友,50多岁,最喜欢教育他人,进饭店必训服务员,到单位必骂年轻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人见人烦。几十年积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会有些成果、人脉,以此为倚仗盛气凌人,或者把自己的些许经验放大成宇宙真理,强加于人,这就腻不可耐。清朝皇帝有一处所叫“戒得堂”,人之既老,戒之在得,人到中年也要戒得。王国维词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人生贵有这种“身外观身”的自省精神。

    欲望过量更麻烦。有一位企业家,事业做大,临近退休,在办公室挂出“初出茅庐”四字条幅。观者不解,他说,那个战战兢兢、朝乾夕惕的小青年状态,才是干事、为人的好状态。大事小事随心任性、想干啥就干啥,是取祸之道也。是之谓自制。

    既然病根是过量,那就要做减法。自学而自知,自知而自省,自省而自制,或是法门,何妨一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