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只是阳澄湖大闸蟹可以“横行八道”
时间:2017-09-25 10:49:52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永华  

    因为遭遇其他湖区大闸蟹的提前“截湖”,往年吃惯了“独食”的阳澄湖开始面对来自周边多个湖区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其他湖区大闸蟹从销售的价格到渠道,再到营销手法上都各显神通。虽然从名气来说,阳澄湖大闸蟹仍然傲视群雄,但“一家独大”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从昔日争相“傍”阳澄湖的名气才能卖出螃蟹,到今年各自扯起大旗自立门户与阳澄湖同台竞争,今年的大闸蟹市场火药味十足(据9月24日《北京青年报》)。

    说实话,因为笔者打小就在农村,并不觉得吃螃蟹又多美味和特别,这几年每逢中秋节,大闸蟹成了餐桌上的“标配”,也只是为让孩子们高兴吃个“感觉”,每每看到孩子从外地兴致勃勃带一盒“阳澄湖大闸蟹”回来,笔者都会调侃一句“吃了可能成仙”,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同样“横行八道”的大螃蟹一旦贴上“阳澄湖”标签就身价倍增,连捆螃蟹的绳子都赶上了黄金价。然平心而论,吃了几十年螃蟹的笔者,确实没有吃出阳澄湖大闸蟹与其他沟里塘里的有什么区别,今年这几天,笔者微信圈里几位朋友早已将老家的大闸蟹图文并茂的放在群体推销,既有来自知名的沱湖、太湖、洪泽湖,也有周围名不见经传的沟塘湖泊,不但大有“无蟹不成湖”态势,也都抢在阳澄湖大闸蟹上市之前纷纷“截湖”。

    毋庸讳言,阳澄湖不仅事实上已经成了大闸蟹的代名词,尽管价格不菲,人们依然对阳澄湖大闸蟹趋之若鹜,吃的其实也就是“阳澄湖”这个品牌。而某些养蟹户,为了让自己的大闸蟹能粘上阳澄湖这块金字招牌,甚至不惜花钱托人把自己的蟹苗送到阳澄湖去“洗个澡”,而从当初的“洗澡”到如今的纷纷“截湖”,尽管都存有某些“投机”心理,但市场和品牌意识的转变与进步却是显而易见的,用“洗澡蟹”傍名牌既目光短浅更涉嫌假冒,而采用“截湖”方式抢在阳澄湖大闸蟹上市之前,不但可以获得价格优势,也能逐步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品牌,更符合市场游戏规则。

    没有阳澄湖,产不出阳澄湖大闸蟹,反过来没有阳澄湖大闸蟹,阳澄湖至今可能还是默默无闻,而伴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声远扬,人们在对阳澄湖充满好奇、向往甚至“神秘感”的同时,势必也会吸引八方游客慕名前往,给地域经济带来的潜在发展动力是不可小觑的。而阳澄湖大闸蟹品牌的成功,在让其他湖区政府尤其是养蟹户感到“后悔”甚至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却也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农副产品的品牌价值,阳澄湖大闸蟹不但给很多地方政府和养殖企业甚至农民个人上了极其生动的一课,更竖起了鲜明的标杆。

    平心而论,受到传统农耕经济思维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对农副产品包括水产养殖在内的品牌价值观念,普遍还比较淡化,依然还存在着“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固步自封。其实,阳澄湖不只有大闸蟹,其它地区湖泊沟塘也未必都去跟风养蟹,我国内陆水系丰富,既有知名大湖,更有不计其数的浅滩小湖,而且几乎每个湖泊都会因为地域、水系和民俗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水产特色。在笔者家乡有一数百亩大小的湖泊,湖中盛产河蚌,当地人称“蛤蜊歪”,不仅最大个头能长到四五公斤,大小如脸盆,且肉质细嫩,无论红烧还是炖汤都很美味,但因为缺乏对外宣传,没有品牌,至今在当地市场上还只是“垃圾价”。

    实际上,无论是阳澄湖的大闸蟹,还是沱湖、洪泽湖的大毛蟹,实质上都是“横行八道”的螃蟹而已,其味道和营养价值更没有高低之分,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笑傲江湖”,关键就在于品牌价值带来的身娇肉贵。很显然,如果大家都跟风养蟹,每年秋季相互攀比“截湖”,不仅会消解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价值,对其他湖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品牌树立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总之,不只是阳澄湖大闸蟹可以“横行八道”,根据湖区水域实际,发展地方特色养殖,走品牌发展之路,小湖泊里同样可以走出“一览众山小”的大品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