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司机给差评,乘客必须知情
时间:2017-09-19 12:23:57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史洪举 

    坐网约车,司机能“悄悄”给乘客差评,差评多的乘客就难打车?近日,一则“滴滴乘客司机互评”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驾驶员爆料,称除了顺风车,其实在快车司机端,也有对乘客的评分机制,只不过乘客对此并不知情。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一些网约车公司,应用了“司乘互评机制”,除却乘客评价司机外,司机也可以给乘客打分甚至“差评”,或将影响乘客约车,星级高乘客或会优先打到车(9月18日《信息时报》)。

  进行网购的人在选择商品前,都会或多或少地查看商品的评价,并以此作为选购商品的参考。与之相类似,网约车行业也推出了司机对乘客的评价机制,而且差评还可能影响到乘客约车。笔者认为,在有效保护乘客权益的相关规则没有完善前,不宜盲目赋予司机对乘客的差评权,否则就可能侵犯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知悉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有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有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的权利。在实践中,消费者可以对商品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分析各种好评和差评,参考商品总体评分,作出最符合自己真实意思的判断和选择。

  消费者的权利就是经营者的义务,经营者必须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监督权。其一,消费者可以挑选经营者和商品(服务),除消费因被监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列入黑名单外,经营者一般无权挑选消费者。其二,凡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感受和体验所作出的评价,都应予以尊重,哪怕这种评价是过激和负面的,但只要没有明显的侮辱、诽谤内容,商家均应保持容忍。电商平台则应全面、客观地展示商品的好评、中评、差评,不屏蔽和删除差评,不故意“淹没”差评声音,确保消费者轻而易举地查看各种评价。

  网约车行业的“司乘互评机制”无疑变相地侵害着消费者的上述权利。据报道,很多乘客对司机的评价并不知情,司机的差评还可能影响到乘客约车。这说明乘客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均受到侵犯。很难约到网约车,乘客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哪位司机打了差评,更不知道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将其蒙在鼓里,很难想象这是消费者受到的待遇。而假如乘客知道存在互评机制,则可能心存顾虑,不能真正自由地行使评价权。要知道,乘客因给差评受到打击报复的事例并不少,司机对给自己打差评的乘客作出差评同样轻而易举。因此,“司乘互评”就有可能异化为“司乘互相好评”。如此,消费者的监督权何在?

  简而言之,当前的“司乘互评机制”不能变相侵犯乘客的自由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原则上应取消司机对乘客的差评权,有效维护消费者的监督权。即便保留司机差评权,也应重新制定规则,如可采取单向盲评机制:让司机无法知道是哪位乘客给自己打差评,谨防其以差评还击乘客;司机给消费者打差评则应提交相应证据并由系统告知消费者,消费者也有权知道缘由并申诉。这样才能让消费环境更加公平有序,让消费者的权利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