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就是通过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将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城镇化发展速度并非越快越好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比例要符合一定的度,不一定越高越快就越好。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城镇化率大多在80%以下。日本的城镇化率是75%,但它的农业人口只占全部人口比重的4%左右。也就是说,有21% 左右的非农业人口生活在农村。美国的城镇化率约为77%—78%。它的农业劳动者只占全部劳动力的2% 左右,但居住在农村或统计上的乡村人口却占了21%—22%。德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只有60%,其余40%左右生活在乡村。相反,一些城市化率很高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反而比较突出。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0%,但有研究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却面临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城镇人口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这样的城镇化的目标显然低于许多人的预期,其主要原因是为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扩大内需应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部署了城镇化新政,实施城镇化新政,将扩大内需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是扩内需促增长的有效途径。
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在农村,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是限制宏观消费需求扩大的直接因素。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城镇化将城乡消费需求落差转化为有效需求,会产生消费转换效益与收入增长效应,这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需之源。因此,通过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进而释放庞大的消费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宏观需求结构的长期特征。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城镇化有利于拉动内需的重要结论。中国宏观需求结构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在于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突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按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 50 万元投资额计算,增加 4.5 亿城市人口就需要增加 225 万亿元投资。同步推进城镇化与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
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经济转型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当由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由农业转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导致原先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的人口向不同规模的城镇集聚,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进程;城镇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资金、科技创新等有利于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要素向城市集聚,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国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及其实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问题。“十二五 ”时期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 我国工业化将继续推进,工业及非农产业产出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也将不断加强。工业产出总量的增长必将继续带动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从而将使更多的农业劳动者转向工业部门,关联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将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效率将不断提高,也会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财富增加将有利于改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各项软硬件条件,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物质基础。
(作者系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