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考“录非所愿”病根在应试教育
时间:2017-08-18 09:09:09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艾琳 

    第三方数据公司麦可思对部分院校2015级、2016级的本科新生研究发现,有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有转专业的意愿。其中,近四分之一所学专业非首选的新生想转换专业。即便是所学为首选专业的新生,其中也有十三分之一的新生想要转专业。更有甚者,对2015级、2016级有退学意愿的新生研究显示,29%的本科生想要退学的主要原因为“所选专业与自己预期不符”。

    造成学生对专业不满意的原因很多,除了兴趣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就业以及就业后的收入状况。凡是就业率高、就业后收入水平较高的专业,大多是热门专业,也是学生愿意学的专业。即便不太符合自己的兴趣,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也会选择和羡慕这样的专业。

    问题是,这样的专业毕竟有限,更多的学生需要在非热门专业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也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转向热门专业。不然,热门专业也会变成不热门。

    这也意味着,“录非所愿”将会在长时间内存在,在许多学生的身上发生。不过,“录非所愿”到底是真非所愿还是假非所愿,这些自以为专业与自己不对口的学生,到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理解水平等有多少了解,值得深究。

    尽管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出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学生希望换专业,但如果真的给他们换了专业,是不是就真的能够学好,就真的专业对口了,也是一个疑问。对多数学生来说,实际并不清楚自己真的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冲动、一种热情、一种跟风跑,凡是学习认真、做事踏实的学生,很少有认为自己专业不对口的。

    很多学生,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在家长的要求下,奔着大学而去了,所学的知识、所花的时间、所付的精力,都是与考上大学、考上什么大学密切相关。因为,在应试教育下,只有分数能够左右学生的去向,左右学生在中学时代的行为,左右学生家长的思想。也就是说,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以及学校,都是跟着应试教育的这根大棒走的,都是奔着同一个目标去的。

    当考试成绩出来,家长、老师在为考生填报志愿时,把眼睛盯住了就业、盯住了就业后的收入水平,成绩好的大多填的是好学校和好专业,成绩一般的当然只能是别人挑剩下来的学校和专业了。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会出现专业不对口呢?考生又有几个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真正了解的呢?他们的所谓能力和水平,在中学时代更多地被成绩替代了,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替代了,根本没有其他方面的评价指标,导致那些真正有成绩之外能力的学生,反而变成了没有能力者。

    要解决“录非所愿”问题,关键还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能够从中学阶段就着力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能够将分数与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将学习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想学的就是有用的,有用的就要多学,而不是单一的学校指定、考试指定、分数指定。

    当然,改革教育体制只是一个方面,学生转变观念也十分重要。如比尔·盖茨所说,公司员工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仅仅是现在掌握知识的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知识来自于后天的学习。这说明素质很重要,能力很重要,很多知识是在进入社会后学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行,更多的时间,应当花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非专业类知识与学习。一旦进入社会,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再去学习专业知识,把已经掌握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与工作结合起来,综合素质就会大大提升。

    所以,大部分学生其实不必为自己的专业发愁,不必花时间和金钱调整专业,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不能因为调整专业而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