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周期”才是中国经济的本质
时间:2017-08-15 09:09:55  来源:新京报  作者:马光远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总体上,7月份国民经济进一步延续了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深化的发展态势。

    今年年初以来,因为中国经济指标的回暖,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了所谓的“新周期”的讨论。这种讨论随着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6.9%的数据而达到了高潮。实事求是而言,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的确靓丽。无论是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进出口,还是房地产,都交出了一份绝对超预期的答卷。进出口更是在去年全年负增长的情况下上半年增速高达19.6%。

    新周期何时会来?

    那么,什么是新周期?目前中国经济界关于“新周期”的讨论,并非经典的宏观经济学中所谓的经济周期。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一般指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由累积性上升和下降构成的经济过程,描述商业的繁荣和萧条。理性预期学派的卢卡斯将经济周期概括为“经济变量对平稳增长趋势的偏离”。可见,在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周期指的是一个包括了扩张、衰退、收缩和复苏的完整过程。而目前中国经济界讨论的“新周期”和经典的经济周期是两码事。

    中国经济究竟会不会有新周期,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新周期并非经济界目前讨论的快速进入反弹的周期。正如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所言,经济新周期“实际上核心的问题有两个,就是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和下一步的走势。”我在过去多年一直强调,中国经济不存在短期反弹的周期,因为当下经济的增长速度绝非很多人认为的很差,而是很好。

    有些人总是拿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来印证现在6.9%的增长“差”,这是违背基本常识的。而且,在中国经济趋势性告别过去高增长的情况下,仅凭短期数据的反弹就轻言经济快速进入“新周期”既缺乏理论依据,也缺乏事实的支撑。

    要看到“长周期”的价值

    中国经济的新周期绝非什么数据短期反弹的“新周期”,而是应该看到中国经济下一步在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等“内核”和“基因”的变化。站在一个长周期的高度,从容面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起伏。

    7月份政治局会议研判中国经济时,特别提到,“要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把握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妥善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句话里提到的“长周期”非常重要,“长周期”比“新周期”更精准地把握了中国经济未来的趋势。所谓长周期,就是供给侧改革,就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升级转型,就是用供给侧的高度和标准来判断,而不是靠短期的几个数据。

    如果中国经济真的有什么“新周期”的话,我们理解的“新周期”将完全不同于业界讨论的“反弹周期”。笔者认为,我们理解的“新周期”起码有三个内涵:第一,新周期必须有新的动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是判断新旧周期的关键,就此而言,这个转换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第二,新周期必须有新的产业,也就是判断“新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尽管“新经济”方兴未艾,但还难以替代过去的“旧经济”;第三,“新周期”需要新的国民财富的分配结构,需要启动消费所必须的收入结构,这个过程还很漫长。这三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着力需完成的任务。

    有鉴于此,我们有信心认为,中国经济很多方面都在悄然嬗变,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新周期”前夜,对此,要有信心。但中国经济的“新周期”绝非有些人所言的“反弹”周期,一些人老幻想中国经济回到过去的高增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在中国经济真正的“新周期”,续写中国经济的“新故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