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原副主任乔润令
“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于2017年7月20日-21日在成都召开。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城市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原副主任乔润令出席并演讲。
在谈到投融资机制时,乔润令表示,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改革措施,第一是国务院大幅收缩了政府直接投资和审批投资的范围,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收缩政府管制的范围为市场放权。
第二是向地方下放发债权和责任,“这在投融资体制的重大变革,权力给你,责任也给你,而且这个责任一直跟着人走,你借了债以后国家不会给你兜底”。
第三是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切割,“这是金融风险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第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会全面引进社会资本,长期做PPP,“现在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潮流”。
第五是放开市场准入。“原来计划经济有很多残余,这个不让干那个不让干,玻璃门、弹簧门一大堆,现在全面放开,大家知道军民融合,上天入地全可以,核电站可以,电老虎可以,高铁可以,民营资本几乎没有限制,可以进入任何领域,更不要说城市公共设施领域了”,乔润令表示,“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好,公共设施也好,没有不让民营资本进的,这是非常大的机会”。
第六是转变政府投资的方式。“跑部钱进都是昨天的故事了”,乔润令称,“国家的投资以后不会给你批项目,给你钱了,国家投资的方向已经掉头转了,只有两个领域国家会白给钱,一个是扶贫,一个是环保,剩下的全部是市场化”。
第七是融资模式的创新。现在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多了,除了上市之外,还有股权投资,基金、债券等等,甚至排污权、收费权都可以质押,还有PPP项目的证券化。乔润令表示,很多人没有关注到的是,国家以往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所形成的财产设施全部可以给集体经济股份化,量化到集体经济和个人。而下一步就是证券化,“建国以来所有投资到农村的设施,如果股份化给了集体经济后再资产证券化,这是一个天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