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的科学论文,在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
抛开耸人听闻的标题不谈,相对仔细地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可以看到,四位作者认为在发动机故障诊断层面需要充分尊重中国的国情。“我国航空发动机缺乏正向设计经验......相当一部分故障,在寻找原因的时候,由于缺乏完整的机理和模型库,无法准确对故障进行定位、演绎和推理。”作者指出,相对西方国家飞机发动机具备了设计的完备性,不能使用归纳法,而只能采用演绎法。所以,使用中医的演绎法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为此,作者结合了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动态辩证观以及经验积累的方法,抽象出新方法论,利用中医诊断理论的思维方式,提出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新技术。更具体地说,这一新技术需要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的动态辩证论治以及“神农尝百草式”的经验积累方法论等三大中医理论体系之上。论文中,发动机被分为五个系统,对应人体的心肝肾肺脾,中间还加入了“阴阳”理论与“五行”的关系论述,并强调经验积累、数据积累的重要性。
概而言之,作者认为采用中医理论指导发动机故障诊断,是中国在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追赶西方的一条捷径。
复盘论文的要义之后,可见内文比标题更加耸人听闻。飞机的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整体,却被作者分成了五部分,并生搬硬套进了心肝肾肺脾五部分和阴阳五行理论。所谓“‘神农氏尝百草式’的经验积累”,可以看作实验数据对照、积累的土法炼钢版本,反过来却成为指导精神。恐怕只有对现代科学基本精神理解的极度匮乏,对中医理论的盲目自信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符合国情的论文。这也无怪乎一些网友纷纷开启编段子模式,顺着论文的观点衍生出了“发动机宫寒”、“发动机有喜可量产”等等诊断结果。
如果在前信息时代,这样一篇荒谬的论文可能只会让很少一部分研究圈子内的人知道,引发不了什么舆论反响;但在即时通讯的时代,这样一篇胡扯的论文,却成了中医形象的高级黑,引来许多人的嘲讽。
据悉,这篇论文并没有正式获得刊发,中国知网上也没有收入。实际上,这是6月16日举行的“第26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的一篇投稿文。既然已经收入,那就表明论文经过了专家审稿。那么到底是这场研讨会不靠谱,还是与会专家真的认为论文有其价值呢?假如是后者,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专家在做论文审稿。
退一步说,审稿专家把中医看成是一种哲学,用哲学的观点来指导航天事业发展,这当然属于最正确的废话。但是,从论文本身的论述来看,所提到的整体论、数据积累、辩证法,这些说法与精确严密、讲求证伪、尊重数据的航天科学真的有任何关系吗?科学并没有东西方之分,科学就是一套方法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依靠的是尊重科学,而不是尊重中医。任何一个为中国航天事业真正出心出力的科技工作者,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
反过来,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医药法》,实际上提供了一个促进和保护中医和中药发展的大环境。真正关心中医发展的人,需要做的是用科学的方法阐释中医的精妙,并在传承中医中不断创新,而不是打着中医的幌子指导农业、航天和城市规划,变成中医的高级黑。盲目自信是中医发展最大的敌人。放下莫名的优越感,不轻易越界,脚踏实地,一如屠呦呦这样的学者,将中医药科学化,才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获得认同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