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改革落实情况如何?企业活力是否得到激发?群众办事是否更加方便?简政放权后,监管能否跟得上?记者赴北京、江西、山东进行了采访。
行政审批明显提速,简政放权是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政策措施之一
长期以来,审批事项过多,审批周期过长,企业普遍诟病。“放管服”改革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现在公司新项目审批,两天就能解决!”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周慧蓉高兴地说,公司是新余市高技术企业,2016年底启动新三板转主板工作,计划新增投资项目3个,董事会要求2017年1月底前完成项目立项备案。但此时3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没撰写,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备案,压力山大。
完成3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后,2017年1月24日,沃格光电提交项目申请材料。为节省时间,周慧蓉与新余市高新区发改局办证窗口沟通,先将申报表格发给工作人员初审修改,同时进行网上平台申报。
1月26日中午12点,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终修改稿后,周慧蓉立即与办证窗口联系,工作人员放弃中午休息立刻审核材料,新余市高新区发改局主管官员同时审核。下午4点多,沃格光电就拿到了项目立项批复。“1天后就是春节,审批顺利通过,我们过了个愉快的春节。”周慧蓉笑着回忆。
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江西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明显提速。数据显示,江西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8%,平均办结时间由23.6个工作日减至13.8个工作日。
审批事项减少,效率提升,激发了市场活力。2014年以来山东全省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3909户、新增注册资本(金)54.43亿元,远高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1716户和12.93亿元。去年入驻济南高新区的济南汤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滨海说,对于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来说,上下游产业链齐全非常重要。“‘放管服’改革后,无论是项目审批还是其他服务支持,济南高新区的效率都提高了很多,软件园吸引了2000多家小微软件企业入驻,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从全国范围看,情况也大抵如此。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部门分9批大幅削减行政审批,共取消或下放618项。国家统计局2016年四季度对全国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简政放权同创新支持、减税降费一起,成为企业获得感最强的三大政策措施。
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个别项目审批还需较长时间。一家高科技公司反映,近年来公司申报了一些专利,审批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达4年,有的专利光排队等待审查就需1年以上,一些专利等拿到手已失去市场价值。
审批事项下放,基层承接能力弱,接住、管好面临一些困难。江西省发改委下放到县级发改局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共9项,有的县由于相关专家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检验检测设备缺乏等原因出现接不住现象。2016年2月以来,分宜县发改局共受理涉及下放审批事项的投资项目7个,5个仍需由新余市发改委批复。
便民政务服务群众办事增便利,打通“信息孤岛”定下时间表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增便利。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基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北京市密云区山大沟深,有的村子离城区有近百公里路程,村民进城办事很不方便。为此,密云区委区政府于2013年10月在北京市率先建成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发布了“三级联动”服务清单,从此,计生、社保、民政等很多事项村民在村里就可以办。
密云区溪翁庄镇东智东村的便民服务代办站导示牌上,列着130个代办和咨询项目。有工作人员正在帮梁老汉充手机话费,有工作人员正在帮52岁卢姓残疾人、低保户代办药费报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130个项目,能代办的,村民交齐材料回家等着,限时办妥;不能代办的,也会给村民讲解清楚,避免跑冤枉路。
像这样的便民服务代办站,密云区377个行政村(居)都有。过去群众办事需要找多个部门多个办事人员,现在一站式全搞定。“群众来回跑”变为“部门协同办”,“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运行以来,三级服务中心共办理108万多件服务事项,经估算,平均每年节约群众办事出行、误工等成本1000多万元。
北京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方便服务群众。在西城区,居民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时,不用证明其残疾人身份,靠曾经申办过的数据沉积即可提交申请,填写数据项减少50%,受理时长缩减80%。
不光是北京,“联动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全国很多地方通过改革,很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但记者采访也发现,在打造便民政务服务体系过程中,“信息孤岛”现象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前不久,某苗木种植基地刘老板在申报印花税时就遇到了烦心事:需要在税务局重新登记工商注册信息。县税务大厅工作人员解释说,当地工商与税务没实现实时联网,无法及时在税务系统查看到营业执照信息。
为扫清类似的障碍,日前国务院为打通“信息孤岛”定下时间表:明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共享平台。
监管不能随意,放权不能放任,“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联合惩戒
简政放权,放权不放任,就得靠监管。记者采访发现,当前监管职责事项不够具体、标准要求不够明确等,成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难点,加强监管需要有新举措、新办法。
北京市将重点落在“阳光执法”上,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运行模式。北京市工商局局长陈永说,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目的就是要堵住“想由谁查由谁查”的漏洞,压缩“想怎么查就怎么查”的空间。通过随机抽取检查人员,随机匹配任务,并向社会公开结果,减少提前打招呼以及寻租可能。
“落实‘双随机’监管,并不是让有限的监管力量平均用力,而要综合根据行业投诉、违法记录、社会舆情等因素,大幅提高一些高风险行业的检查比例,提高监管针对性。”北京市工商局企业监督处处长于晓军说。
不仅服务需要联合,监管也需要联合。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既加重企业负担,也浪费执法资源。现在,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各地着力推动跨部门“双随机”综合监管,联合惩戒。因为“失信”,一些企业被银行拒绝发放贷款,老板被限制高额消费,在联合惩戒机制下处处受限。
监管需要政府部门联合,也需联合人民群众。“监管工作也要转换思路,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一位干部向记者表示,在政府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经济杠杆,强化社会监管。山东省潍坊市为加强环保领域监管,创新出台了《环境保护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充分发动群众,对环保违法举报查证属实的,最高奖励30万元,较好解决了监管人员少、覆盖面小的问题。
“放管服”改革,作为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推进过程中,不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
政府工作人员角色和观念需要转换。很多政府官员从审批者变为监管者、服务者,难以刷出过去的“存在感”,甚至成为一些具体改革的阻力。山东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主任冯静表示,对此,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作风建设。
执法人员能力需要加强。实行全流程监管后,工作方式变了、工作量加大了。“因此在进行相应的事权调整和人力匹配的基础上,还迫切需要对执法人员强化针对性培训。”冯静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