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江苏省今年不公布高考成绩排名,高考成绩只提供给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学校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成绩单。此外,为帮助考生了解各批次的分数线、自己的排位等,今年江苏省还将公布各科类考生“逐分段统计表”。
不只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就不再把高考成绩提供给各地的教育部门或学校,高考成绩只向考生本人开放。今年山东继续不公布文科成绩前20名、理科成绩前50名具体位次。而广东省2012年更是祭出“狠招”,高考成绩位列全省前十名,就被查分系统技术屏蔽,考生自己也查不到。
据称,此举是为了禁止炒作、重奖高考升学率,禁止依据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与教师,并通过淡化高考成绩,来压制愈演愈烈的应试风气。
客观而言,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好的。考生的学习成绩属于个人隐私,任何机构无权公布,更不应该大肆炒作。据了解,日本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排名、不会公布,如果要考国立或公立的大学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但是考试成绩也是不公布、不排名的。
从操作层面看,不公布高考成绩排名也不会影响招录的公开透明。毕竟,考生成绩和高校录取之间并非一对一的线性关系,一个考生是否被录取、被哪一级高校录取,与他是不是掌握其他考生信息并无必然联系。况且,高考录取批次线、学校投档线,以及各科类“逐分段统计表”仍然向社会公开,每一个考生都能了解相关信息并准确定位。
不过,此举的现实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在很多地方甚至沦为一纸空文。该炒的继续炒,该排的照常排。缺乏官方的权威数据,学校往往自行收集数据,不少学校在出分的当天连夜发动学生报分数、搞排名,然后宣布本校高考又取得重大突破。不让炒作“状元”,则改称“最高分”等。当地教育部门对此也置若罔闻。
而家长似乎也不领情。据报道,日前,四川泸州泸县二中包揽该市高考文理“状元”,欣喜若狂的家长冲到学校,点燃数十米的鞭炮,现场腾起巨大蘑菇云,晚上还燃放大型焰火庆祝。
上上下下风气如此,亦可知“淡化高考成绩”究竟有多难。这也表明,当高考成绩已经形成了一条漫长且稳固的利益链条时,仅仅捂住前几十名,或者不披露汇总的“大数据”,并不能彻底遏制住社会对“状元”乃至升学率的热望。有高三老师笑谈,官方不准排名了,学校借此取消了例行的高考奖励,老师反倒成了最大的“受损者”。
其实,也并非一点变化没有,至少,很多学校在宣传成绩时也有所收敛。当然,任何好的政策、做法,若想行稳致远,还需多方发力。一方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决不能虎头蛇尾,甚至将堂皇的政策作为“虚应故事”,更不能“睁一眼闭一眼”,听任出现反弹。另一方面,既然出台了禁令,政策的愿景也十分清晰,那么就需要辅以严厉的惩戒问责。举凡违反或变相违反禁令的,一经举报并查实,直接问责校长、教育部门官员。如果这样,相信情况会好很多。
当下,高考成绩不只关系到学生的出路,也关系到“超级中学”的声誉与生意,更延伸到初中、小学的择校、掐尖,从而将整个社会的家长都卷进应试教育的“军备竞赛”。早就该“动真格儿”、降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