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德国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医疗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收录中国学者的107篇学术论文,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由于论文作者基本来自中国,此事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科技部近日通报了撤稿事件的调查工作进展。《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对论文造假零容忍,是进一步完善科研制度的契机,也是涵养科学精神、净化学术环境的进一步努力。”
“撤稿风波”发生至今,由于关注和讨论者众多,几个月的时间里,已形成了几个相对固定的话题:一是对学术造假能否真正做到零容忍;二是如何对待风波中反映出来的造假产业链;三是关于科研评价机制的争议。
从以上角度看现在科技部的通报,可以认为这是对大面积学术造假行为一次非常严肃、极其认真的调查和处理。
“正在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相关部门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的科研项目、基金、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也进行全面排查,已经暂停了部分涉事作者承担或申请的科研项目”,“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涉事作者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荣誉称号等荣誉,职务、职称等都可能被撤销,奖金将被追回”,“情节严重的涉事作者,将永久取消其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同时要进入科研诚信和其他领域信用信息系统”……这的确是一种不护短、零容忍的态度。
撤稿事件发生后,论文代写代投的灰色产业链进入官方视野,学术界公认一些中介机构实为学术造假的帮凶。现在科技部官员透露,科技部、教育部、卫计委等部门正会同中央网信办、工商管理部门开展清网行动,封停、禁搜、屏蔽与代发论文、论文买卖等相关的Q Q群、历史信息、网络广告等,取缔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网站、网店;对经查确实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相关经营实体和责任人,依法依规处理。
一两个科研人员造假或许可以归因于个人品行,对大面积学术造假的反思当然不能停留于此。科技部官员对媒体坦言,此次集中撤稿事件的成因复杂,我国的科研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分类评价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另外,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多停留在学术道德与内部处理层面,导致学术造假成本过低。
承认撤稿事件暴露的问题非常严重,强调查实的作假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付出代价,同时还注意区分不同作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处理以免误伤,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积久而成的机制体制弊端,实际意味着对包括本部门在内的相关机构的责任也并未避讳。不能不说,科技部这一次的调查和处理体现了科学的精神,因此也更能使人们对中国治理学术造假的前景乐观起来。
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能变为好事,但由于在对待学术不端的问题上早就存在广泛的共识,加之事件出现之后相关部门绝不姑息、绝不敷衍的态度,本次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有望成为一个标本,也显然可以成为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学术尊严的契机。
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当下已经完全成熟。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而对撤稿事件牵涉最多的医务人员来说,临床工作出色的医生因为没有论文无法晋升的苦恼将不复存在,因为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指导之下,卫计委、科技部即将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临床医生职称改革试点工作。
一方面应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释放科技人员的活力,在科研评价中去行政化,另一方面应对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如此,中国数量庞大的科技人员群体必可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