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想象和期待
文/薛亚利
前几日,我们社会学所一行人到世博局探访,有幸了解世博会目前的筹划进展情况,在世博局的楼顶下俯瞰:透过世博会的会场上今年此时挖土机、吊车等紧张忙建的景象,仿佛看到明年彼刻的非凡热闹,上海世博将是一个难得的盛景。
世博会:盛大的?微观的?
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的具体负责人,向我们讲述了世博会的复杂筹划,这些筹划让人隐约想象到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庞大。这个庞大,并不仅仅是这次世博会的会场规划用地之大,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居历史之最;也不仅仅是参展国家或组织的多,截止2009年5月4日,已有23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创最新纪录;更重要的是,世博会想要展现理念的庞大,世博会乃是想传达一种全人类的生活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是世博会从实物展示到理念传递的举办水平的一种提升。
世博会的这些庞大,终究要通过微观细处得以体现。根据历届世博会的参观情况,观众以举办地的民众居多,一般占到90%以上,这也就是说上海的这场世博会是针对我们中国普通民众的,的确,这对参观的每个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从来还没有这样的机会,有如此多的国家和组织径直来到我们单个国民的面前,以如此逼近妖娆的面目来让我们去认识和了解他们!要知道,此前如果不是专家学者和官员,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他国的了解大多的浮光掠影和道听途说式的,他国千里迢迢跑到我们面前以诱引和竞技的姿态让我们了解,这是前所未有的,难以预料他国这种竞技般的展示会带给我们何等的思想冲击?毫无疑问的是,我们会看到一个生动的世界,一个真正多样性齐绽的世界,这不仅仅会切实加深我们对世界他国的了解,更促使我们对自身的定位的思考。
世博会,是我们生活的星球世界的浓缩版本和理想版本,正是这样的世博会,让中国普通民众有机会亲自看看这样精华版本,看到这样鲜活的世界就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它究竟会在我们每个国民的心里留下什么样的奇异想象?这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会引燃我们国民难以预计的行动力量,这不仅仅会形塑我们自身,而且还会促动我们的改善城市生活的能力,这些都是世博会所力求能触动的微观领域。
世博会:抽象的?具体的?
这次世博会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本质是抽象的。城市的主题及其生活观的理念,其实是对一种现代组织和制度生活模式――城市发展潜力的肯定,要让这一主题思想为多数观众所理解无疑是有难度的。因为城市和美好生活关系的阐释,其现实根据是对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化历史发展态势的理性反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目前世界城市化历史化进程的一种肯定及未来发展潜力的相信,因为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无可避免的一种走向。的确,如今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里,2006年全世界平均有50%的人生活在城市,而1900年,只有13%的人生活在城市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我国城市化也有此趋势,目前我国也有近半的人生活在城市,而建国初我国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生活在城市,改革开放初也还是不足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城市里,由此来看,城市化是人类生活进阶的必然选择,那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将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选择,这已不仅仅是对社会发展前景的理想化想象,而是一种必然付诸行动的实践方向。
让城市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是一个抽象的命题,要让这一抽象命题为尽可能多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无疑是要将抽象化为可感可知的具体。因此,要让众多的人接受城市美好生活的这一本质抽象的理念,决定了理念的阐释方式必须是通俗的,这也决定了世博会各种活动不能去追求深奥难懂,而要追求有趣好玩,让城市理念在吃喝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呈现,世博会就是需要通过组织活动所展现的奇异和美妙,来启发每个观众的心智,让观众感受美好,这就是就是世博会抽象理念的具体化和生动化的实践做法。主题演绎部的负责人介绍,世博会针对的对象是16岁以下的青少年,各种活动都以他们能理解和能接受为标准,这无疑有道理的,世博会的理念认识必须是一个脑力轻松的活儿,世博会就是要服务观众中的较大多数,不排斥低的欣赏层次,让世界各国现存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技术发展等用最鲜活简洁的方式得以呈现。
世博会,其实就是城市的化身,它是城市力量的一种现实演绎,世博会中的各种趣味性和多样性活动的的背后有抽象城市力量的支撑,这些活动能长时段和大规模的集中展现,这恰恰正是城市力量的现实证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博会让抽象城市展示具体美好,这并不是世博会自身的力量,这反而是城市力量的一个结果,正是由于城市才能成就世博会,才能赋予世博会各种创造机会:不仅让普通个人博览和体验世界生活中的具体美好,而且也让普通个人感受到城市的抽象力量。世博会,将的抽象城市理念具体化的实践操作,归根结底,就是城市本质的说明,世博会作为一次高度组织和高度制度化的特殊实践过程,它是城市组织管理的典型示范,这种通过众人参与的盛大活动,就是城市赋力的具体表征。
世博会:中国的?他国的?
尽管,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但它的意义也指向他国。的确,如果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世博会要比体育竞技更能展示多样性,世博会是融地域、文化、科技、器物、演艺等的盛大复合体,这种多样和复合的基础就是多国的参与。为了能让我们尽快对世博会有一个鲜明的认识,世博会的相关介绍人喜欢和奥运会做对比,介绍人说:“如果说这两次盛会都是国家展示的平台的话,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的独特;而世博会确是世界各国向中国展示他们各自的独特!”
一届世博会的是多国争夺举办地的国民人心的竞赛活动,因为世博会的观众90%以上还是当地民众,这说明世博会对参展国有着重大意义。这么多的国家和组织,愿意长途跋涉地一致选择到一个国家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去挖空心思地说明自己,这说明对参展方对举办国家及其民众的重视,虽然这可以反观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日渐明显,但更多的说明了参展方对举办国蕴藏机会的珍视,一场视觉盛宴的世博会是参展国对中国民众面前的含蓄竞争,最有特色的国家或组织留在中国民众头脑中的印象会更鲜明,谁会知道这些“印象”背后有多大的影响呢?一个不易觉察的影响,那就是这些印象会潜在地影响中国民众在众多备选朋友面前的优先择友方向,如出国留学选择、商务考察选择、技术培训选择、业务合作选择和旅游地选择等等,谁又能知道呢?
世博会:智力的?体力的?
世博会,看起来是个智力参与的活动,但它又是需要体力的大援。的确,世博会就是一个万花筒,建筑、色彩、图展和光影的大集会,相信这些会带给参观者难得的智力的享受,但这并不能说明世博会完全就是智慧的盛宴,它需要体力的支持。虽然世博会追求理念说明的简单化,但这种参观的脑力轻松并不意味着体力的轻松,因为历届较为成功的世博会都是对参观者体力的挑战,据世博局相关负责人的预计,明年的世博会,对观众来说绝对是体力上一个挑战,在以往世博会上,不错的展馆需要排队4个小时左右,这还不是热点的展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展馆排队8小时乃至12个小时也是可能的,据世博局主题部负责人的预计,明年草草浏览上海世博会全貌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有选择的参观或错过乃是参观的正常情况,到时候,“蚂蚁排队”,绝对是一个正常的参观景象。
无论如何,世博会,作为立体的多维度的多面向的一个城市盛景,世博会承载了太多我们想要寻找的和试图表达的,这让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对其充满了想象和期待,何况它就在我们的家门口!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