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7月27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问题篇
时间:2017-05-11 11:07:5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潘国尧 

 那么,当前农村电商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看电商的发展规模,首先要看网民的数量。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2.01亿,年增长率为2.7%。而城镇网民规模为5.31亿,年增长率为7.7%。农村网民占比为27.4%。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1%,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3.1%,城乡普及率差异较2015年的34.2%扩大为36.0%。

  从移动互联网端看,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日前,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预测到2018年农村网民规模有望达到2.4亿。即便是2.4亿的移动网民,占比也不过30%多一点。早在2013年,农村网民中手机上网的比例就达83%,比城镇还高3.3个百分点,但这些年反而不断下降。

  农村网民占比少,主要原因是农民的观念问题,很多农民习惯了在实体市场进行面对面的农资以及生活用品的购买和农产品交易,认为网上交易太虚,容易受骗上当;次要原因是智能手机上网功能不被全部或多数农民所掌握,很多农民担心操作不当造成“跑流量”;还有一个原因是针对农民的网络内容建设没有跟上,现在几大门户网站基本不专设农村频道,而面向城市的房产、汽车、金融甚至化妆品等频道应有尽有。至于那些专业的农业网站又缺乏影响力,无法吸引农民前往浏览。据商务部的相关信息,我国目前的涉农网站已经超过了3000个,在淘宝网经营的农产品网店已经接近40万个,但是这些网店中真正由农民经营的网店数量其实并不多。

  其次是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差距明显。当前城市宽带不断提速,4G网络快速覆盖。但广大农村仅仅在交通便利、住户集中的地方通宽带,边远地区甚至连3G网络都不通,无法满足群众信息需要。在一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大部分农民都存在连不上网的问题。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种市场行为,电信运营商在农村推广宽带业务也要考虑营运成本,但是目前的状况是不少农民对安装宽带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农民没法接受宽带收费价格,对于收入状况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农村来说,每月几十元的宽带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在一些偏远农村,自然村之间距离也不近,一个村庄可能也就两三户人家,即便是从最近的村委会所在地拉一根宽带进去,成本也不小。如果是安装无线宽带,又涉及到更高的装备费用,同样不受农民欢迎。因此,WI-FI的覆盖率也非常低。河南省唐河县的一个村庄,周围的自然村农民宁愿走几里地去村里一个超市用WI-FI上网,也不愿在家装宽带,恐怕就是这个原因。

  宽带的难以推广和入村又影响了基站建设,如果在一个宽广的区域内仅仅只服务少数几个宽带用户,却要配套建设数个甚至数十个基站接力,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的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农村的3G和4G的覆盖率上又出现了差距。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5年下半年,该省4G基站覆盖率仅为60%,3G基站覆盖率为90%,其中拖后腿的部分主要是在农村。

  再次是农村电商相关配套设施落后。比如物流方面,农村现在大部分地方的物流体系无法有效支撑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是比较严重。除了中国邮政,几大快递巨头在农村的配送终端一般仅限于建制镇。所以农民认为网上购物虽然比在集市或者超市里购物要便宜,但是东西送不到家,还得自己去镇上取件,一来二往,耗时又费力费钱,最后还不如去实体店购物便宜。此外,包括快递在内的物流配送费用近来又有逐渐走高的倾向,这就使得农民更加不愿意参与网购或者上网推销农产品。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仅为48%,还有近一半乡镇不通快递。至于“村村通”之类的,恐怕只有在少数发达地区的农村才能做到了。

  再比如农村的电商服务方面,一些大型网站打着电商下乡的旗号,大部分在干的却是帮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去农村推销那些滞销产品的活。即便是几大著名电商平台,在农村电商服务方面,真正付诸实际行动的也并不多,有的在农村广告刷墙很积极,但是真正帮助农民上网的实际行动并不多。农民更希望自己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直接推向市场,但是以现有的条件,在生产加工环节还存在着标准化、专业化和便捷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便是教会了农民如何开网店,但是在产品包装、分拣、储存以及商品宣传和推广等方面也还是存在不少实际的困难。

  其实,当前农村最需要的是电商服务人才,如果没有人才保障,农村电商在服务网点布局、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线路优化甚至金融理财等方面对农民的指导就难以顺利展开。目前,农村的电商从业人员基本上还是当地的农民经过简单培训后上岗的,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显示,我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人才问题将会更加凸显。

  最后,资金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村电商发展。多年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即便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个农民家庭如果没有其它的收入进项,单靠农田里的产出想在物价昂贵的今天维持正常的生计都会很吃力。一些农村家庭试图在规模化种养殖上有所突破,启动资金也是个大问题。当前,在大部分农村,农民通过电商发展自己的事业,最大的难题恐怕就是融资与信贷了。而一些农村电商要达到服务广大农村的目的,首要问题也还是资金。除非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海外上市企业才有能力在全国实施“千县万村计划”。一些正在起步阶段的电商,即便有很好的涉农项目,由于缺少固定资产抵押,以及信用资质等方面存在的劣势,是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机会的。而遍布乡村的高利贷又不敢轻易涉足,众筹模式也缺乏专业的引领服务,风投企业也因为农村电商的整体发展环境尚未形成而不愿过早介入。因此,在金融没有真正下乡的现实面前,电商下乡很难率先取得突破。

  总之,我国农村电商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就算是有些地方在政府的强烈推动下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但还是难以全面推广。要快速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发展环境,而这方面,新型城镇化战略也许能发挥作用。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