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制度变量才是纾解就业压力的核心
时间:2017-04-06 09:48:54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杨国英 

    当下而言,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突破制度性阻碍,将制度变量置于研究纾解就业压力的首位,这显然不仅有利于长远,也更具改革意味。

    就业是国计民生之根本,没有就业,经济增长成效何以体现,社会稳定何以维系。

    就业也是经济学研究之核心诉求,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皇皇巨著——凯恩斯之《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就是以“就业”打头。

    4月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除部署落实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外,再次将“就业”作为会议的核心议题。会议强调,“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

    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上升到“打硬仗”的高度,这并不是因为我国过去几年“稳就业”的成绩不显著,而是因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局部变化。

    在2013—2016年的四年间,我国GDP增速处于渐进下行区间,陆续从7.8%、7.3%、6.9%降至2016年的6.7%,但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过去四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却能够稳定(2013年1310万人、2014年1322万人、2015年1312万人、2016年1314万人),基本稳定在1310万—1322万人的区间,这显然是极其不容易的。同时,这一成绩的取得,也一举扭转了我国既往“经济增长与就业”近乎同频波动的关系。

    但是,过去四年我国“稳就业”的良好趋势,却在今年遭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当然,这种变化是预料中的。其一,美联储明确进入强加息周期,这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对被动收紧,而货币政策的相对收紧(或者说进一步“稳健”),很显然,会对夯实就业基本面构成压力;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已经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毫无疑问会不可避免地挤压传统产业的就业空间;其三,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在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登上700万人的台阶之后,今年将有可能迎来800万人左右的高峰,而这显然会进一步增添全社会的就业压力。

    在今年“稳就业”压力陡增之下,会议要求“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推出促就业新措施”,“新措施”主要有五条,第二条至第五条主要侧重于“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创业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支持”,而“新措施”的第一条,表面上看貌似缺乏针对性,事实上却最具全面统筹之效——制定财税、金融、产业等重大经济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结构优化与就业转型协同。

    制度变量才是纾解就业压力的核心命题。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制订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时,均将GDP增长作为核心、甚至唯一的诉求,而在2010年之后,我们对相关重大经济政策的制订,在依然重视GDP增长的同时,也仅仅兼顾到单位能耗和环境等要素,但是,一直以来,我们近乎所有的重大经济政策制订,均相对忽视了其对就业影响的系统评估。

    就财税政策而言,近两年,部分地方政府在加大传统基建投入时,也屡将“稳就业”作为借口,但是,一者地方政府在加大传统基建投入时,理应平衡好自身的财政收支状况、以及基建水平与地方经济的匹配度,二者加大传统基建投入对“稳就业”的促进,往往仅是一次性的、或阶段性的,这远不如释放政策红利增强当地经济的内生活力,更有利于当地中长期的“稳就业”。

    就金融政策而言,尽管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占比逐年上升,但是,在整体依然过于依赖间接融资市场(以信贷为主)之下,我们过度强调固定资产担保的银行信贷政策,很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传统信贷政策对新经济、以及新兴就业市场的伤害——因为,相比传统产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先天依靠无形的智力资产、而不是有形的固定资产。

    再就产业政策而言,还以互联网产业为例,我们可以讨论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有必要相对差别化,手游类企业和O2O类企业都属于互联网产业,但是,相比手游类企业,O2O类互联网企业显然可以带动更多的间接就业岗位,二是部分地方性政策,在传统的思维惯性之下,没有考虑到新经济业态对增加间接就业人数、以及灵活就业人数的促进作用,比如在汽车共享出行领域。

    之于当下而言,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突破制度性阻碍,将制度变量置于研究纾解就业压力的首位,这显然不仅有利于长远,也更具改革意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