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俊: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汇报
中共贵港市港南区委书记
港南区位于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南部,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人口68万;是“富硒农业之乡”,富硒品牌认定数居贵港市第一,占广西的10%;广袤的富硒土地为港南人民带来了健康和长寿,2016年,我区90岁以上老人有2347人,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6人,是国家标准的2.3倍。“十二五”期间,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1%,高于全国、广西平均增速,荣获国家级荣誉10项、省级荣誉18项。
近年来,我区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打造了以桥圩镇等3个乡镇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桥圩镇是全国重点镇和“中国羽绒之乡”,是广西“6横7纵”高速网交汇点之一,拥有高速公路出口2个。全镇总人口12.1万人,其中,圩镇常住人口3.5万人。2014年以来,全镇财税收入均保持亿元以上,2016年达1.13亿元,居贵港市前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
因地制宜以“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羽绒休闲旅游小镇”为定位,投入119万元,注重保持地域、文化和民俗特色,高标准编制了桥圩镇总体规划和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对25个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编制,规划率达100%,打造类型有别、个性迥异的特色村镇。比如,在圩镇外立面改造中,一方面,注重保护骑楼、客家宗祠等传统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在新建的民居中,突出岭南客家文化特点,融入灰瓦白墙、飞檐木窗风格,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简约实用。
二、坚持以产业特色化,推动产业发展多元化
特色小城镇建设重在特色,需要特色产业支撑。大力培育羽绒、中药材、旅游等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中,年加工羽绒产量占全国的28%,占全世界的18%,成为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齐名的全国三大羽绒基地之一;穿心莲产量及初级加工品占全国的1/3,是全国重要的穿心莲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正在高标准打造的铜鼓湾温泉项目,计划投资24.9亿元,今年国庆将达到开园条件。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31家,2016年工业总产值58.5亿元。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广西特色工贸名镇”、“广西特色农业十大强镇——中药材产业强镇”等荣誉称号,初步走出一条“带动力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三、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幸福小镇
坚持走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以来,累计整合资金8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比如,在广西乡镇一级率先采取BOT方式(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筹资3220万元,建成贵港市首座乡镇污水处理厂,铺设配套管网3.5公里,目前一期已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1000吨;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垃圾转运站2座,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常态机制,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投资1500万元对圩镇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美化亮化,全镇街区路灯覆盖率达98%以上。2014年以来,桥圩何平村、新庆村等8个村屯,分别荣获“广西生态乡村”、“广西文明村”等称号,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幸福小镇正逐步建成。
四、坚持以文化传承发展,彰显特色小镇内涵
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特色,重点打造了谭寿林故居、东南洋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与区内其他景点形成旅游环线。其中,谭寿林曾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其夫人钱英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的原型,解放后任监察部首任部长。1954年,毛泽东主席以第001号为谭寿林亲属,签发光荣纪念证。2009年,谭寿林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广西入选两位,另一位为韦拔群)。大力弘扬民间美食和民俗活动,形成了桥圩鸭肉粉、将军节、师公戏等在桂东南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荣获“全国篮球项目先进乡镇”和“两广篮球之乡”等荣誉称号。
五、坚持以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群众幸福感
特色小镇不仅承载经济功能,同时承载社会功能。借助“天眼”工程村村通、屯屯通的优势,在广西率先推行网格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试点,在镇、村、屯三级设置应急管理网络,成效明显,成为广西示范推广的应急管理创新项目。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村民自治,在行政村以下的自然屯、组、队,探索设立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一组两会”),屯级重大事务决策由党小组牵头提议、户主会协商议决、理事会执行落实,解决党的组织覆盖薄弱以及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薄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村屯事务的积极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虽然桥圩镇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成效明显,但也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小镇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二是产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附加值不高;三是用地指标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抢抓国家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战略机遇,以“服务玉林贵港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特色小镇和工业重镇” 为目标,加快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拓展城镇功能,把桥圩镇建设成为贵港市的副中心。力争到2020年,圩镇面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成为全国特色小镇。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夯实特色名镇基础。重点抓好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一期)建设,加快恢复桥圩火车站客运服务并升级为贵港高铁南站,融入北部湾1小时经济圈。适时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加快工贸科技创业园扶贫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服务脱贫攻坚。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羽绒特色产业。加快贵港市羽绒交易中心规划建设,打造集交易、质量检测、融资融智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平台,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羽绒企业、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到桥圩发展。鼓励本地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品牌、提高效益,力争到2020年亿元企业达到20家,将桥圩打造成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优质羽绒原料加工基地和羽绒服装、寝具生产基地。
(三)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高附加值农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用2~3年的时间,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的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
(四)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桥圩。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乡村生态旅游,重点加快铜鼓湾温泉建设,努力把铜鼓湾温泉打造成广西一流、全国领先,具备健康养生、休闲观光等功能的温泉度假区,打造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
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论坛,有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有港南区委区政府和桥圩12.1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桥圩建成高标准的全国羽绒休闲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