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污亦治官,环境问责就该“应责尽责”
时间:2017-02-17 16:43:57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佘宗明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力度加码,因在环保方面履职不力被问责,已成常见情形,饶是如此,因治污失职整个领导班子遭免职的景象仍尤为少见。

  据《华商报》报道,因在西安“市民电视问政”现场被曝光多个污染问题,西安市环保局连夜召开整顿整治大会,市环保局局长厉声问户县环保局局长:问题这么严重,对得起局党委对你的信任和重托吗?问政节目结束后,西安市户县环保局原领导班子3人被集体免职。户县新任环保局局长郭庭平也对媒体称:“整个领导班子全免了,断了层,的确在全国也很罕见。”

  以往环境问责,被“责”的多是具体负责实施的事务性人员,但这次被问责的,是含涉事环保局一把手在内的领导班子,这力度也是对动真格、见真章的直观呈现。这样的问责大动作,也慰藉人心:许多环境污染问题,跟环境治理不力问题本是“并蒂花”,而在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的情况下,有关主官也难辞其咎。

  西安市环保局对下级部门几个主要领导问责,其实也是拿本系统的“自己人”开刀,颇显决心。而这番强力问责,在面向市民的问政节目曝光问题没多久后就摁下“启动键”,故它也是对民众、媒体监督的回应。毫无疑问,这是个积极姿态:环境治理本也需要公众参与。环保部此前曾多次表态,要多吸纳民间监督的力量。而若此次强力问责是由社会监督直接推动,那这也是环境治理善借“监督”之力的极佳范本。

  在“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了两年多,很多地方环境治理已被导入“铁腕治污”节奏的背景下,这样不拘旧例、不留情面的问责,多多益善。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就明确了“应当追究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成员的责任”的七种情形,包括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等。

  眼下环境保护方面在实施”一岗双责”,2016年八省份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巡视后的反馈情况,也对3422人进行了问责。环境问责紧箍咒收紧、尺度日趋严厉的态势,就摆在眼前。而户县环保局原领导班子集体被免,也契合严厉问责的方向。

  “黜陟幽明,庶绩咸熙”,问责是督促环境治理到位的重要抓手,目的在于敦促治理者负起责任,将问责压力转化为治污动力。而问责问到了“关键岗位”的责任人身上,哪怕领导班子“断层”,也不改该问责则问责的姿态,其震慑力会更强、冲击波亦更广。像该事件后,户县环保局就加快了整改,明显提升了问题治理效率,使其倒逼效应由此显现。对当地其他部门及其他地方环保部门、污染制造者而言,这都是有力鞭挞。

  治污离不开治官,特别是在污染治理上失职的官员。置于铁腕治污的语境中,对失职的主责官员的问责,就该一个都不能放过,一点都不能纵容。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