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两则新闻报道引发热议。一是四川一地方报纸1月10日刊登的一篇“给困难居民送棉被”的新闻中出现了“哑巴群众开口说话”的内容;二是某央媒报道的山西贫困户“拒资助”事件有了新进展,有调查称贫困户刘顺喜只是因面子推让了一下,最后收下了慰问品,也没说过“吃救济,饿断气”的话。(综合1月18日媒体报道)
白纸黑字,双引号,哑巴群众居然“说话”了:“这新被子好暖和,晚上盖着一定很舒服!”这是天大的笑话。是稿件有误还是新闻造假?其实,新闻造假是不可能的,粗心大意才是直接祸因。18日下午,当事媒体证实,系把关不严、工作失误,正进行整顿。
根本祸因是什么?或许山西“贫困户拒资助”事件能给出一些答案。据悉,此事最初也是由一家地级市市委机关报报道的,被某权威央媒报道后引发关注,舆论好评如潮,贫困户刘顺喜成了“贫而有志”的全国典型。之所以有媒体跟进调查,或许是因为他太典型了,以至于让人打了问号。一调查,果然有“发现”。
与“哑巴说话”的笑话相比,“贫困户拒资助”事件主要属选择性报道。为达到宣传效果,记者对贫困户的形象进行了美化和拔高,把“面子上的推让”写成了“拒资助”,并夸大了贫困户的脱贫能力。更重要的是,贫困户最终收下了慰问品,但报道未提及;“吃救济,饿断气”的话贫困户根本没说,但报道出现了,还用了双引号。某央媒也犯了马虎病,报道时未核实真实性,上当了。
两起事件的共同点是,记者在采写表扬稿时会习惯性地、有目的地取舍、拔高甚至杜撰,以达到预设的宣传效果。在表扬性新闻报道的把关上,粗心马虎是一种通病,甚至让一整套严格的新闻采编制度形同虚设。恰如有媒体评论所言,这不仅仅是某一个记者或编辑的问题,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粗心”,即使出现“哑巴说话”一样的极端笑话也并不奇怪。
从“贫困户拒资助”到“哑巴说话”,拷问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更是新闻的生命。不管是表扬稿还是批评稿,都应做到真实、客观。但实际上,批评性报道一般会反复核实,生怕惹出麻烦,而表扬性报道则容易让人滋生粗心、麻痹的思想。一旦守不住真实性这一底线,难免闹笑话,媒体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命。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今天,依旧需要反复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