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不能各自为政。”正在召开的上海“两会”上,大气污染的区域共治、联防联控成为焦点话题。代表委员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有待深入。
“区域联动共治,应成为‘治霾’的重要一环。”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栋樑说,目前在对雾霾的防控机制上、措施上还有差异,防控程度上有高低,最后产生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往往也有落差。“大气污染治理,不能靠地方政策‘吃饭’,而应该联动起来,工作同步,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长三角区域于2013年发出环境保护宣言: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观念,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共建区域环境保护体系。
来自上海市环保局的分析报告显示,对于大气问题、船舶问题、烧秸秆等,长三角“异地同管”已经实现或已启动探索。此外,近年来长三角的预测报告平台、科研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对重污染天气也启动了应急联动。
上海市人大代表、环境科学专家杨新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细分研究。他提出,应当对周边地区污染传输和排放控制等因素进行定量评估,考察区域排放因子的变化对整个地区的影响。
上海市政协委员黄山明则提出,雾霾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同时也是全社会的一场“科普战”,从科学知识普及角度,长三角区域联动可进行更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