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圳人均GDP远超京沪之谜:深圳到底有多少人?
时间:2016-11-16 15:42:36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聂日明、傅蔚冈  

  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在2015年有常住人口1137.87万,其中户籍人口354.99万。深圳也是中国一线城市之一,从城区人口数量的排名,依次为北上广深,深圳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四名,恰好与一线城市的排名一致。

  然而深圳的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可能并不可靠。今年3月21日开始,深圳市开展新一轮的“禁摩限电”整治,在4月5日的新闻通气会上,深圳交警总结到,交通乱象不治理,将会影响居住生活在深圳的2000万居民的舒适、安全出行。这里提到的深圳居民人数高达2000万人,远远超过深圳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11月10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截至2015年,深圳实际管理人口已突破2000万。

  就业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不合理

  2015年,深圳有1137.87万常住人口,其中15-64岁人口为946.99万人(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共有906.14万就业人员,就业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9.6%,占劳动年龄人口的95.7%。劳动年龄人口几乎全都是从业人员,这似乎不太可能,深圳的就业人口规模与常住人口明显不相称。

  《深圳统计年鉴2015》中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显示,2014年户均人口2.2人,其中只有1.4人是就业人员。按此计算,深圳现有的常住人口对应着724万就业人员(户均人口统计口径在2014年进行调整,如果按2013年口径计算,只有599万),而906.14万就业人员对应的是1424万常住人口(按2013年口径计算,是1721万)。

  看一下上海的情况,2014年,上海有2425万常住人口,就业人员为1365.63万,按每就业人员负担1.83个人数计算,现有常住人口对应的就业人员为1325.1万,现有就业人员对应的常住人口为2499万人,数字基本吻合。由此可见,深圳的就业人员和常住人口数值明显异常,要么就业人员高估,要么常住人口被低估。

  社保缴纳人数与就业人数比重不合理

  为此,我们来看一下参加社保与缴费人数,《2015年度深圳市社会保险信息披露通告》显示,2015年深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54.3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928.08万人、离退休职工25.5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0.7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177.1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011.6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5.53万人。

  正常的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的在职职工都是劳动年龄人口,社保涉及到的五险缴费,尽管深圳的费率和缴费基数下限很低,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数额都不是小数,仅养老一项,每年个人与单位还是需要缴纳6000余元(2015年)。

  因此,无论是上海北京这样的热门城市,还是黑龙江、吉林这样的衰落地区,都在尽力在扩大社保(主要是指高缴费水平的城镇职工社保)的覆盖面,尽管辅以强制缴费、与市民福利和权利挂钩等手段,但总是很难达到100%的覆盖。

  但从数据上看,深圳达到了。深圳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比就业人员还要多出22万人,覆盖率为102%,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39.12万人,扣除25.55万退休职工,也比就业人员要多107万,覆盖率为112%。即使考虑参保人员比缴费人数一般要多的实践,只考虑缴费人数,深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在职缴费也高达815.32万人,是就业人员的90%。

  此外,深圳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共有1177.18万人缴费,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11.6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5.53万人,两项医保的参保人数是深圳常住人口的103%。虽然这个数据并非不可能(有人同时参加了两种医保,有人参加了深圳的医保但不在深圳居住等),但考虑到前者每年的缴费规模最低也要2360元(户籍为1570元),后者每年平均缴费637元,重复缴费或缴费而不在本地居住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同样来看一下上海的情况。因为公布数据的原因,以2014年的上海为例,上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为1005万,其中企业职工943.3万,除此以外还有452.4的退休职工,参保在职职工占就业人员的73.6%。上海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1354万人(其中离退休407.09万人),再加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257.66万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74万人,上海的基本医疗覆盖了1710.4万人,占同年常住人口的71%。

  也就是说,不管是职工基本养老缴费人数占就业人员比重,还是基本医保参保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海都在70%左右,而深圳两者都在90%以上。

  社保缴费对职工来说,更多是一个负担,大多数个人与企业都希望逃避掉缴费义务,缴费的覆盖面扩张依赖于政府的行政能力。深圳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结构,限于人员编制和政府对微观事务干预较少的传统,深圳很难达到像上海这样的高的社保覆盖率。这意味着深圳100%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的参保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考虑到深圳的就业人员统计还可能存在漏计的现象,我们也可以从社保参保率来估算深圳的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员。如果按上海职工基本养老73.6%的参保率计算,深圳928.08万在职参保职工对应1260万的就业人员,只比上海少105万人。考虑到两地退休职工的差异,深圳人口应该接近2000万人。

  如果按上海的基本医保参保率来推算,深圳城镇两项基本医疗保险的1177.18万人对应着1658万常住人口,考虑到深圳的参保率可能不及上海,深圳的常住人口应该要明显高于1658万人。

  深圳的人均GDP之谜

  从人均GDP来看,人均GDP可以用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数得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人均GDP与前述计算公式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而深圳统计年鉴公布的人均GDP明显异常,最近五年公布数字比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数的数字高于22%。

  不仅如此,深圳的人均GDP数字也高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也是四个一线城市及天津、重庆、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明星二线城市里最高的。2015年,深圳的人均GDP高达15.8万元,而上海仅有10.3万元,深圳比上海高出52.4%,即使按照当地GDP除以常住人口得出的人均GDP,深圳也比上海要高25%。

  人均GDP取决于两个因素:劳动生产率与人均资本存量,同时因为常住人口中并非所有人都是劳动力,人口结构也影响人均GDP。武汉、天津等城市长期劳动生产率要低于上海,但人均GDP与上海持平或略高,其关键因素就是津汉的投资比重远高于上海。从支出法GDP的构成来看,武汉最近五年的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持续维持在66%,直到2015年才降低到54%,而天津就更夸张了,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75%以上。上海这一数值在最近五年在40%以下。

  但深圳的GDP并不靠投资拉动,2010年以来,深圳的资产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在29%-31%的水平,比上海低10%。因此深圳的人均GDP比北京上海高只能从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口结构上找原因。

  但深圳建区晚,生产组织效率、劳动力教育水平等都要弱于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按工业全行业计算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行业就业人员的比值,2014年上海工业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9万元,深圳为16.1万元,深圳是上海的81%。再具体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上海的劳动生产率为26.7万元,深圳是17.6万元,只有上海的66%。这意味着其它条件相同,深圳的人均GDP要比上海少20%到33%,但深圳反而要比上海高出50%。

  那么原因只能从人口结构上找。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根据六普数据,全市0-14岁占9.84%,15-64岁占比88.40%;65岁及以上占1.76%,最新的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中,0-14岁占13.40%,15-64岁占比83.23%,65岁及以上占比3.37%。

  而上海相对老龄化,六普数据中,0-14岁占8.6%,15~64岁占比81.3%;65岁及以上占比10.1%。上海没有公布2015年的1%人口抽样数据,但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2014年上海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离退休职工已经超过450万人,是常住人口的18.6%,是户籍人口的31.4%。

  上海人口老化,就业人口占比低于深圳,会抑制人均GDP,但上海劳动力的生产率要高于深圳,深圳年轻的人口结构是否能支撑超过50%的人均GDP优势?恐怕很困难。更大的可能性是深圳人口被严重低估,而GDP统计相对可靠,从而让人均GDP被高估。

  小学招生数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因此统计数据上,人均小学招生数会超过上海北京。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北京上海历来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上最为严格,限制外来人口子女在本地入学的态度也最坚决。数据上看,在2010年,深圳的小学招生数总量就超过北京。

  但上海略有不同,2013年之前,上海对外来人口子女在沪入学的态度相对开明,在时任市委书记的倡导下,上海在2008年启动了三年计划,要求三年计划后保证100%的随迁子女可以在沪就读义务教育。上海的小学招生数也从2005年历史低谷10.46万人升至2013年的18.1万的峰值,新增的招生数基本上都是非户籍儿童(对应的儿童出生年,上海户籍人口出生10.08万人)。自2014年起,上海收紧外来人口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的政策,小学招生数开始下降,分别降为2014年的16.34万人和2015年的15.58万人(对应年份出生的儿童为10.02万),而这两年深圳分别招收小学生为16.25万和17.21万人,超过上海。

  相对来说,深圳广州对非户籍人口的限制比京沪要少,我们以2013年的时点(上海限制最少、招生数最多的年份)计算,上海招生18.10万人,深圳招生14.71万人,深圳小学招生数是上海的81.3%。即使考虑到上海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限制要高于深圳,深圳的小学招生数对应的常住人口也要超过公布的常住人口。

  其它经济社会数据的佐证

  一个人在城市里就业生活,要有衣食住行,用水用电、乘坐汽车、产生垃圾,虽然各地气候、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人均用量有别,但量级上也可以佐证人口规模。

  第一,居民用电量,2010年上海用电168.95亿千瓦时,深圳用电76.65亿千瓦时,深圳是上海的45%。到2014年上海用电173.89亿千瓦时,深圳用电120.37亿千瓦时,深圳是上海的69%。

  第二,生活用水量,2014年时,上海用水10.02亿立方米,深圳用水9.53亿立方米,深圳是上海的95%(2013年的比值是89%)。

  第三,垃圾产生量(清运量),2014年上海清运垃圾742.65万吨,深圳为541万吨,深圳是上海的73%。

  第四,公交客运总量,2014年上海运送26.65亿人次,深圳为22.6亿人次;轨道交通客运总量上海运送28.3亿人次,深圳为10.3亿人次;两者合计,深圳是上海的59.9%。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深圳的就业结构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较多,职工住在宿舍、城中村的比重要高于上海,这些都大幅降低了对用电和公共交通的需求。从用电量来看深圳人口应该高于上海的7成,即1680万。

  同时深圳的行政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出行的结构也与上海有异,这些都表明,同样的公交客运量,背后对应的常住人口,深圳都会高于上海的60%。

  深圳有多少人?

  按照前文计算所得就业人员与常住人口两个数据的冲突,深圳要么就业人员估计偏多,要么是常住人口估计偏少,考虑到深圳人均GDP等经济数据表现,以及大城市和人口流入地政府更倾向于低估常住人口,所以有较大的可能是深圳的常住人口被低估了。

  从现实的感知来看,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员居住在城中村,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存在,这些人也很难参加正规就业里才有的职工社保体系,这些人有很大的可能是脱离于《深圳统计年鉴》中的就业人员的统计的。这意味着深圳的就业人员数据还可能会高于906.14万。按户均人口和户均就业数的计算,深圳的常住人口至少在1424万,按2013年的口径,就会达到1721万人。

  考虑到深圳的就业人员统计还可能存在漏计的现象,我们也可以从社保参保率来估算深圳的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员。如果按上海职工基本养老73.6%的参保率计算,深圳928.08万在职缴费职工对应1260万的就业人员,只比上海少105万人。考虑到两地退休职工的差异,深圳人口也接近2000万人。

  如果按上海的基本医保参保率来推算,深圳城镇两项基本医疗保险的1177.18万人对应着1658万常住人口,考虑到深圳的参保率可能不及上海,深圳的常住人口可能会明显高于1658万人。

  如果考虑深圳的劳动生产率劣势与人口结构年轻化的优势互相抵消,假设深圳的人均GDP与上海相等,以深圳现有的GDP的规模,深圳的常住人口应该是1734万人。

  如果从用水、垃圾处理量、用电量、公共交通客运量出发,结合深圳的就业和出行特征,深圳的人口至少要超过上海常住人口的七成,即1680万人。

  尽管上述推算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个明显的结论就是深圳的常住人口不太可能只有1138万人,通过与上海等地的就业人员比重和社保参保率来推算深圳的情况,深圳的常住人口数的下限有较大概率超过上海常住人口数的七成,即1700万人,认为深圳有2000万常住人口的观点并不算离谱。(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