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齐: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北京代表处
未来十年,中国的消费将以每年5.2%的速度增长,因为中国消费有一个庞大的基数,从绝对数量来看,未来十年的消费增长额相当于2.7万亿美元。这一增长速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怎样的水平?根据测算,2025年中国年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将达到42%,相当于东南亚国家2011年的消费水平,略低于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只及美国的一半。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25年中国人均消费将达到4400美元,相当于俄罗斯2014年的人均消费水平,与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这两个维度分析,中国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消费市场的地区性差异
消费不可避免地存在地区差异。目前对于中国城市的层级划分,最常用到的比较框架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二、三、四线城市。这一框架描述的真实情境在于叙说这些城市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他们是不是省会城市、是不是交通枢纽,而并非在描述这些城市在未来经济或消费发展中是否有更大潜力。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城市的未来消费趋势显现出了巨大差异。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城市层面的消费者市场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优于“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分类方法。基于对112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从人口数量、消费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互联网渗透率,到开放程度、经济活跃程度等)的聚类分析,我们把中国286个地级市分为了十一个类别,即超级城市、富裕城市、卫星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型工业城市、内地核心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城市、现代农业城市、边缘城市和传统农业城市。其中,超级城市、富裕城市和卫星城市将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型工业城市则构成了第二梯队,此后排位越低的城市意味着投资的机会越少。除投资潜力外,这些城市在消费与收入水平上亦有明显的层级划分,排位较低城市的消费增长率普遍高于排位较高的城市,但他们对消费的绝对贡献却十分有限。
城市消费的机遇与挑战
在城市分类中,超级城市、富裕城市等排名靠前的城市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超级城市中包含了6座城市,他们是中国最知名的城市,经济结构多元,拥有极高的财富水平、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更易于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富裕城市由21座城市构成,他们大多处在沿海或沿河地区,消费增长速率极快。由于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都是开放较早的城市,因而他们与世界市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普通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接受度非常高。卫星城市则地处超级城市或富裕城市的1—2小时车程内,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他们能够受到前两类城市的辐射及拉动。就如同他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样,卫星城市的人口与消费规模普遍较小,但他们的消费潜力却很大。
除超级城市、富裕城市和卫星城市外,第二“梯队”的城市也具有不错的经济发展潜力。区域性国际城市,如西安、南宁、昆明等也有较高的开放程度,但与富裕城市不同,他们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并不维系在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上,而更多的在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交流。综合型工业城市则具备坚实的制造基础,他们通常都有几家明星企业,如郑州的宇通客车等,但这些城市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升级是这些城市面对的普遍性难题。
“Connected Spenders”是中国未来消费的主力军
消费者是城市消费潜力的最终落点,未来中国城市消费的主力军是哪些人?“Connected Spenders”这一概念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所谓“Connected Spenders”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认为自己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有闲钱,并愿意用于消费。此外,他们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因此对消费的各种信息和渠道有全面的了解和涉及。他们中的91%都生活在城市,他们的年龄十分年轻,他们并不十分富裕,月均收入在5千元—2万元人民币之间,但他们的消费意愿强烈,消费潜力巨大。据推测,到2025年,中国“Connected Spenders”人群的消费额将占总消费的60%。虽然众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会挤压消费的比例,但在城市消费趋势中抓住关键人群,切准不同类型城市消费的脉搏,无疑就能把握中国城市消费需求的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