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个普通农民的创业史
时间:2016-11-07 11:06:58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王秀兰 

  全家人吃罢晚饭在一起看电视,看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孩子们都说我是全家创业创新的“劳模”。我说我连啥叫创业啥叫创新都不知道,你们还把我封为劳模,这劳模也太不值钱了。二儿子说自打改革开放国家允许做生意,家里没钱供我们上学,您就去做小买卖挣钱,这就是创业;做生意很艰难,做不成就想办法换做别的,这就是创新。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从小都跟着您学创业创新,您还不就是全家人创业创新的“劳模”吗?

  虽然是孩子们的玩笑话,却勾起了我的心酸泪。回想起当年为了孩子们能顺利完成学业走出农村,自己吃苦受罪地做小生意的经历,就像过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

  第一次创业:卖塑料盆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政策不让做生意,家家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全家六口人挤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土瓦房里。爱人在乡玉器厂上班,拿到的工资还不够家里日常开支,更不用说供四个孩子上学了。一开始改革开放,我就和爱人说你别在厂里干了,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咱家地里活也不多,我们自己做点小生意,多少还能挣点钱吧!爱人说你脑子好使,你看我们能做点啥你就当家吧。于是我就常去集市上,留心看有没有适合自己做的生意。

  有一天去县医院给孩子看病,看到了医院门口小卖部里摆放着好几种颜色的塑料盆,我忽然就想不如自己也来卖塑料盆试试。有了这个念头后,立马回家和爱人商量:现在十里八乡的集市上卖塑料盆的很少,咱们到集市上卖塑料盆吧。

  爱人听了很高兴,非常支持。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家里全部家当也就30几元钱,况且去哪里批发塑料盆呢?于是,我又跑到县医院小卖部问他们从哪儿批发的,可小卖部的人死活不说。爱人说,不说算了,听说贾宋镇是小商品批发地,咱们不如去那里看看。第二天,我们早上四五点就上路了,(当时没有自行车,贾宋镇离我家有40多里路)到贾宋镇已经十点多了。我们刚进市场,就看到五颜六色、品种齐全的各种塑料盆,当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兴奋之余,心里也有点丧气,身上仅有的三十多元能批发多少呢?经过一番番的讨价还价,最终我们批发了大中小各色十几个盆子,又批发了20包火柴,这成了我们第一笔生意的货源。

  也许是老天爷的照顾吧,第二天赶到附近一个乡镇的集市,生意出奇地好,打好地摊摆下没多久,这十几个大中小号的塑料盆和20包火柴就被抢购一空。我和爱人回家一盘点,妈呀,整整赚了12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也仅仅是两天时间呀,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样持续了十几天,我对爱人说,我们天天跑来跑去,累不说,也耽误时间,不如咱们买个自行车吧。于是,我们到自行车二手市场,花了80元买了一辆二手二八加重自行车。有了自行车,当天去批发,当天就能到附近集市和城里去卖。当时觉得这辈子生活有指望了。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县城里、各个集市卖塑料盆的逐渐多起来,利润也越来越低,有时跑一天也赚不到几元钱。冬天到了,有几个集镇必须要过河,那时都没有桥,过河都是赤脚趟着过的,寒冬腊月刮着刺骨的风,飘着雪花,赤着脚从河里趟着走时,冰冷的水冻得心里都是疼的,但想着能让孩子们过个好年,来年能为孩子们攒足学费,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

  走乡串镇卖蒸馍

  到乡镇卖塑料盆没持续几个月,卖家越来越多了,加上各种税费,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一天到晚根本挣不了几个钱。我和爱人商量得想其他门路了,光靠这可不行。说来也巧,一次在赶集的路上碰见一个卖馍的,我眼前一亮,问人家卖的馍是自己家蒸的还是批发别人的,他说是批发别人的,自己蒸馍得有一整套设备,万一不挣钱可咋办。我说我们也想卖,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下,卖馍人很爽快地就介绍我去县粮油中心看看。

  于是我直接到县粮油公司找到领导,说我帮你们卖馍好不好。公司领导说,行是行,不过没工资,从我们这批发出去自己卖,卖得多,挣得多。我心里一合计,这活能干。回来后把这经过和爱人说了,他一听很高兴,不过马上又担忧起来:卖馍得有三轮车呀,可从哪儿弄三轮车呢?一辆三轮车得好几百块钱呢。

  不过,穷有穷的办法,爱人从邻居家找些铁皮,请人焊接了个三轮架子,又把家里旧的人力车轱辘当车轮,就这样,一个三轮车诞生了,虽然外表看起来很难看,推起来也很沉重,但我们俩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随后,我们又自置保温的小白棉被、馍箩等等,总算把卖馍的全套装备置齐了。

  第一次到县粮油公司批馍,不敢批多,生怕卖不了,仅批了80斤,谁知不到半天就卖完了。于是第二次批了150斤,下午不到两点又卖完了。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我们从每天200斤卖到300斤,最多一天卖到500斤。粮油公司的领导干部和一起卖馍的纷纷称我爱人为“馍王”郭。后来,卖馍的人越来越多了,早上去晚的话,馍就被抢完了,我们不得不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就起床赶到粮油公司。就这样,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干了两年多,虽然每天累得要命,心里却甜蜜蜜的,因为每天有十几元的收入,全家的生活费和孩子们的学费就有保证了。

  说起来高兴,但在这过程中,也有许多让人心酸的事儿。有次我爱人推着300多斤馍过一个沟时,由于他高度近视,眼神不好,不小心连车带人栽进沟里,一车馍倒一沟,胳膊和腿都擦破好几处血口子。幸好附近庄子上好心人出来帮忙,最终损失了50多斤馍,他回来把这事和我说,我噙着眼泪说,50多斤馍不算什么,人没事就好,也幸亏了那些好心人帮忙。

  单骑跨省换大米

  随着个体蒸馍店越来越多,县粮油公司馍店也倒闭了,我们再次失业了。后来听说有人去湖北襄樊用黄豆换大米,我爱人就找他们说,想跟他们一起去。湖北襄樊离我们河南镇平县单趟100多公里,来回就200多公里,去时驮200斤黄豆,回来驮240斤大米,有时是300斤。200斤一个来回能赚11.2元。通常凌晨一两点起床,骑自行车到襄樊是早上10点多钟,然后到集市上换成大米,晚上9点多回来。第二天再到我们县把大米卖掉,换成黄豆。现在想来,当时不知咋撑下来的,一个五十多岁的人,骑着自行车驮200多斤粮食一天来回要走200多里路!

  就这样,去襄樊换大米半年过去了,我看着老伴一天比一天消瘦,有时累得饭都不想吃,心疼极了,可又没更好的办法。突然有一天,我们在县城卖大米的时候,有个中年人过来问大米从哪儿进的,多少钱一斤,我们照实说了。他说,这样吧,你们给我卖,我也按襄樊的价给你们,咋样?我和老伴一合算,一包米200斤,至少也能赚六七块钱,还就在县城,不用去襄樊那么远,第二天老伴就从他那儿进大米了。起初在县城大街小巷卖,生意也不错,一包一天就卖完了,但老伴不甘心,为了能多卖点,早上五点多起床去进大米,上午在县城卖,下午在乡下卖,这样下来,他每天能卖到两三包大米。看着一天能有20多元的收入,我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但总是好景不长,我们发现每天卖得越多,不但不挣钱,有时反而会赔钱。我马上警觉起来,对老伴说会不会批发大米的骗咱们,份量不够啊?老伴说,不可能,一包200斤都是这样。我知道,老伴憨厚实在,决定去卖大米的那儿问个究竟。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上当受骗了,当年卖蒸馍时,也出现过斤两不够现象,当时也是卖得越多越赔钱,为此事,我们在粮油公司还大闹一场。当我到米店问老板一包大米多少斤时,他理直气壮地说200斤。我说,那好,咱们现场称一下,如果是200斤,我扭头走人,如果不到的话,我卖的这十几包大米你得赔。可他说死也不称,说批来就200斤不用称。我只好从外面借来磅秤,当场把他现有的成包大米称了4包,结果包包都是180斤。当时,老伴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就那样,米店老板还是坚持他们批来就按200斤算的。我知道他是狡辩,幸好那时这十几包米的价钱还没给他结,后来硬是把200多斤100多块钱扣了下来。在那时候,100多块钱能办多少事啊。

  提心吊胆贩粮票

  自从与那家米店生气后,我们不再固定给一家卖了。那时候米店有好几家,谁家的态度好、服务好,我们给谁卖。在卖大米的过程中发现,县城总有人问要不要粮票。我在粮票上开始留心了,慢慢地,我发现全国通用粮票有多少都能卖出去。当时大约是1986年,镇平市场上全国通用粮票是2毛8分5厘。于是我就给在郑州上大学的大儿子通信,问郑州市场上粮票是多少,可能我也没说清是全国通用粮票还是郑州粮券,儿子回话说郑州是两毛五分,于是我就贷了800元款匆匆上郑州去买粮票了。
  
  由于第一次出远门,我把钱塞进皮带夹缝里。到儿子学校后,儿子把我带到粮油市场,我问了好几次都是最低两毛5分。我心想,既然来了,和当时打听的价一样,就决定买。谁知商家说店里没现票,得去家里拿,没办法,只好跟他一起走。当时儿子要上课先走了,我一人跟在他后面,走进胡同,七拐八拐,心里怕极了,生怕他是坏人,来抢我钱咋办?后来终于到他家了,总共3200斤粮票,800元钱,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然而就在交钱交票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给我的不是全国通用粮票,而是郑州粮券,我说,那不行,我要的是全国通用粮票,郑州粮券拿回去卖不掉。那人很生气地说,你也不说清楚,害我瞎折腾。虽然粮票没买成,我也很庆幸,幸亏我上了半年学,要是不认识郑州粮券,这么多粮券压在我手里可咋办啊!

  我们这些没文化没啥特长的人,在农村做小生意做啥都做不长,因为你一做,别人都能跟着做,随后就一窝蜂地上。要想做得好,就得不停地找新门路。除了以上的小生意,我和我爱人还贩红薯种苗、换白糖、做童装卖童装、开过砖窑、开过杂货店、开过玉器店。只要是听到、看到、我们能做到的,再艰难,只要能挣钱,我们都敢试,不行了就换别的再试。

  为了让孩子们长大后都能有事干、有饭吃,无论是上中学、上大学,寒暑假期我都要让他们一起学着打短工、做生意。人一辈子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走上坡路的时候一好百好,走下坡路的时候,不管再艰难只要有事可做,就是一个活得有价值的人。 
 
  想办法找事做,这是我活了一辈子的总结,也是我逼着孩子们一定要做到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